宣昭五年,除夕。

靖王府。

院中支起了大鍋,這是在熬羊湯。

熱氣升騰,沁入鼻腔。

李常笑往裡放了不少藥材。

這湯溫中散寒,益氣強筋,是滋補的。

李常笑,青璃,德順,還有四大宗衛,全都圍著大鍋坐著。

相比去年,確實要冷清了不少。

這才是常態。

因為不可能永遠都熱鬧的。

宣昭六年,春。

趙國已是一片亂象。

連年兵亂,饑荒四起。

郭關總攬國政,卻只顧著充實行囊。

趙國朝中皆敢怒不敢言。

那些敢於發聲的,全都被武靈衛削了腦袋。

恰逢趙太后薨歿。

趙帝與趙太子更是無暇理政,反倒助長了郭關的氣焰。

趙國,代郡。

匈奴和燕國分別從東面和北面進攻。

宜安君死後,趙國再沒有能夠鎮守邊關的大將。

沿路上,代郡趙卒兵敗如山倒。

短短半月,就退到了代郡的治所代縣。

眼看代郡就要徹底淪陷了。

一封聖旨自邯鄲出。

雁門郡的趙騎轉而馳援代郡。

訊息傳到秦國。

宣昭帝立即下旨,命王猛自雲中郡出擊。

同時,又派蒙仲、孫乾分別自上黨郡和鉅鹿郡兩面伐趙。

咸陽城。

王陵告別家人,率領虎衛出征。

李常笑知道,宣昭帝這是打著滅國的念頭去的。

統一之戰自此拉開序幕。

宣昭六年,三月。

蒙仲所部攻下了趙涉等七城,距離邯鄲僅有三百餘里。

東面的秦卒攻破了武城,疾行數日抵達黃河河畔。

趙帝連夜下令,命趙國各地的兵卒回援邯鄲。

東線守備空虛,孫乾所率秦軍抵達沙丘。

至此,在兩面形成了對趙人的合圍之勢。

宣昭六年,五月。

孫乾所部在鉅鹿與趙將顏鞠麾下的三十萬士卒決戰。

殲滅趙軍十六萬,顏鞠戰死。

蒙仲麾下東出武安,距離邯鄲不足百里。

沿線的趙卒或被擊潰,或被俘虜。

邯鄲方圓百里,俱是一派亂象。

曾幾何時,這裡也是天底下最繁華的地界。

宣昭六年,七月。

蒙仲擊潰了平陽的趙卒,這是邯鄲周圍最後的抵抗力量。

邯鄲城中。

趙帝本欲攜帶一眾宗室出逃。

遷往故都晉陽,謀求東山再起的機會。

只可惜,他們剛剛出城。

在馬服山遇到了孫乾所部的秦軍。

趙帝自知再無退路。

心底退意頓生,不如就此降了秦人。

他身後的武靈衛,是世代守護趙國皇室的勢力。

趙國在,武靈衛在。

趙國亡,武靈衛亡。

於是,武靈衛第一次違逆了趙帝的命令。

他們提起手中的兵器,殺向了秦卒。

蒙仲早有準備。

他一揮手,便有數百道黑甲騎兵自身後走出。

正是鐵鷹銳士。

為首者是這一代的黑冰督主,趙肅。

趙肅伸手一抓,就見一柄長槍落入其手中,一抖槍花,喝令道。

“殺!”

鐵鷹銳士也動了。

蒙仲沒有閒著,他吩咐神箭手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