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錘子不愧是方圓百里著名的“包打聽”,知道的資訊還不少。

在場的酒客,有一個算一個,無論是否見識過風浪,全都被他的話頭吸引住。

諸如“東郡太守被殺”,“汝南都尉戰死”,發生在郡縣長官身上的事,往往最能勾起大家的興趣。

加上二錘子表演得生動形象,彷彿就是他親自出場,領著一眾義軍完成造反大業。

正好,李常笑盤裡的油渣吃完了。

他用手捻起花生米,把酥脆的外殼剝掉,放在嘴裡嚼碎,之後才會去吃花生仁。

一時興起,他用手蘸酒,淺淺畫好輿圖。

汝南、山陽、東郡。

他又用花生米當做士卒,到處路子,用以衡量雙方兵力。

當花生米夠多,桌上的酒液會被瀝乾,像是大漢朝廷布置的郡縣力量,徹底被義軍消滅。

李常笑神色一凝,陷入沉思。

鐵官徒叛亂的背後,直指一項喚作“卒更”的徭役。

起義的原因,有相當一部分是鐵官壓迫過甚,可另外的原因,還得歸咎於“富人可以資財抵”的規矩。

縱觀古今,“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向是難以分辯的話題。

想到這,李常笑搖搖頭。

卻是夾起花生,把裡面的酒液剔除。

“光靠一場小起義,想要動搖漢廷統治,還是想得簡單的。”

“可若只是作為嘗試,那就恰到好處,消耗了漢帝在民間的威望。”

“大秦的名號,經由義軍擴散,必會對大漢產生些許衝擊。這樣一來,哪怕日後有什麼大唐,大新,百姓就不會大驚小怪了。”

……

又過了半晌。

花生米吃完了,酒也喝完了。

二錘子還在口吐飛沫,手裡鼓囊囊的。

大多是酒客叫好,賞賜的銀錢。

只從他那彎起的眉角來看,今日沒有少賺。

李常笑起身,臨走時也彈了一枚大錢,足有十文,博得了二錘子的感激。

他緩緩下樓,與掌櫃的結清,徒步走出酒樓。

路過街市,又尋了一處賣面的攤子,正對酒樓的位置。

他時不時抬頭看著酒樓,眼底露出看好戲的神情。

“客官,您的二兩面。”

夥計吆喝著,把熱湯麵呈上。

李常笑舉起木箸,才剛剛夾起一兩面。

這時,臨街傳來一陣腳步聲。

二十餘名手執水火棍的差役,經由三面,朝酒樓飛奔。

頭目一聲令下,差役們如潮水湧入。

很快,酒樓裡響起了聲音,有冰火棍杖責,有哀嚎求饒,有鼓掌交好……

片刻之後,方才意氣風發的二錘子,臉上青一塊、紫一塊地被押著出來。

頭目手中攥著一把銅錢,還有小粒碎銀,面露嫌棄,默不作聲地揣入衣袖。

“這點兒家當,也敢妄論國朝!”

酒客們隨後走出,各自雙手環抱,全是看戲的模樣。

平日與二錘子交好的,倒是會惋惜幾句。

“倒黴的傢伙,好不容易賺了點,又沒了。”

惋惜歸惋惜,卻沒有擔心二錘子出事。

說到底,他只是嘴碎了些,罪不至死,吃點苦頭就又出來了。

像二錘子這種,時不時發些小財的,衙役們樂見如此,畢竟能平添些油水,貼補家用。

李常笑恰巧吃完了面,整理衣袖,再度走出。

“這人間百態,倒也有趣地緊。”

“平日裡,還需多來幾回。既不貪嘴,也不貪八卦,而是胸中蘊有一口正氣。此等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