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寺

李常笑前腳才踏進寺門,宮中的永徽帝和武皇后就得到了訊息。

武皇后興沖沖地拉著永徽帝從宮門一路殺來。

這是永徽帝登基以來,屈指可數的幾次出宮經歷。

一時間,不少得到訊息的臣子紛紛議論。

有年輕的官員不解問道:“那僧人是何等來頭,竟然驚得陛下親自上門。”

李常笑離開長安的這十年。

朝廷新舊官員更迭,伴隨著老一輩臣子的離開,新面孔日益增加。

李常笑這個與武德帝同一時代的老人物,自然也隨著同時代之人的接連離世,逐漸淡出了眾人的視野。

世人只知道,長安的白雲寺香火鼎盛。

卻不知,這寺院的鼎盛從來只繫於一人身上。

只有為數不多的貞觀朝老人,尚且記得李常笑這一號人物。

馬文周正是這樣一位老資歷。

他憑著踏實的性子,還有對大唐的忠篤,如今已是正三品的“參知政事”,兼領宰相之職。

馬文周望著一群討論的後生,淡笑著說道:“這位可是英國公的師尊,早在我大唐立國之前,就與太祖皇帝結下深厚的情誼。”

聽聞此言,不少年輕官員大驚失色。

他們不確定地問道:“大人,您說的難道是老英國公?”

馬文周知道他們在驚訝什麼,撫續一笑:“當然。”

“英國公是古稀之年辭世的,這老僧既然作為英國公的師尊,恐怕已是人瑞了吧?”

“有關這點,就連老夫也沒有明確答案。”馬文周搖搖頭:

“馬大人,這其中會不會有詐。倘若是賊人的計策,陛下與娘娘貿然前往,怕是會有危險。”、

有懷疑李常笑身份的,這時出言提醒道。

聽完這話,馬文周直接笑出了聲。

他看著出言的官員,笑著說道:“陛下與娘娘都是這位東來大師看著長大的。你若不怕被貶斥,儘可以去進言試試,老夫絕不阻攔。”

同一時間。

白雲寺

李常笑走到自己的禪院,裡面的一切陳設皆如他當年離開時的模樣。

他熟練地取水煮茶,安靜地坐在院前的石桌旁。

莫約一刻鐘之後。

外頭響起了儀仗的聲音,還有披堅執銳的羽林軍將士。

永徽帝與武皇后攜手而來,一眼就看到石桌對面熟悉的人影。

武皇后面露驚喜:“大師,你真的回來了!”

永徽帝也行了一記晚輩的禮節。

“明文拜見師祖。”

聞言,李常笑點點頭,將泡好的茶水推至面前,笑著說道:“陛下與娘娘,快請就坐。”

待坐定之後,武皇后迫不及待問道。

“大師這十年去了何處,照娘一直派人尋找,卻不見蹤跡。還有,您又是何日到的長安……”

平日素以清冷形象示人的武照,這時卻顯得無比健談。

反倒是性子溫和的永徽帝,今日的話不太多,可他看向李常笑的眼神中分明帶著幾分疑惑,似乎也想弄明白這個問題。

李常笑早有預料,於是不緊不慢開始講起他的故事。

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這句話流傳了這麼久,肯定有他的道理在。

至少對李常笑而言,走這麼一趟,也算是清楚了大唐的盛世究竟是什麼。

這不是簡單的兩個字,而是真切地讓百姓老有所依,壯有所用,幼有所養。

而恰恰這些最樸素的內容,往往是高居雲端的大唐天子難以看到的。

李常笑既然有這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