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之後。

江南道,嶽州城內

李太白三人渡舟南下,沿途倒也欣賞了不少美景。

孟山人此前來過幾次嶽州,正好一路上給二人介紹嶽州的風物。

在他看來,雖然幾人是專程為岳陽樓而來,但這並不意味著要錯過嶽州的其他美景。

若能一併遊覽,豈不是賺到了。

李太白與高達夫素來南北行走,對這荊州故土的風光大有興趣。

……

月上梢頭

洞庭湖畔,岳陽樓三層的別間。

一位眉發皆白的老者,面前坐著一個年輕道士。

雖說二人的年紀相差不小,但老者對這道士卻絲毫不敢大意,舉止間頗有幾分敬重的。

此人便是辭官不久的張道濟。

他年輕時曾拜岳州文士吳孟章為師,吳孟章在永輝年間寫下一首《岳陽樓賦》,徹底奠定了岳陽樓的地位。

吳孟章本人也因此受到嶽州文人的仰慕。

時至今日,吳孟章已經離世十餘載,可他留下的詞賦仍流傳在嶽州諸縣。

張道濟作為吳孟章的弟子,岳陽樓於他而言,更有了其他的意義。

只見他舉杯敬酒,恭敬道:“白雲上人大駕光臨,家師在九泉之下得知,也會大為欣慰。”

其實張道濟這人不信鬼邪,更不信仙人。

但面前這位大唐天子親封的道士,一定程度上動搖了他的信念。

李常笑舉杯回禮,輕笑道:“張丞相無需多禮。說來也巧,貧道今日見了丞相,還以為是吳孟章又活了過來,當真是稀奇。”

聞言,張道濟手裡的動作一滯,難以置信問道:“道長還見過家世?”

“在滕王閣有過一面之緣。可惜王安已逝,不然將他喊來,說不得可以續上當日的緣法。”

李常笑說著面露幾分遺憾。

也就在一年前,王安也離開了人世,開元帝下旨追封其為“滕公”,算是緬懷當年名動天下的一詩一賦。

李常笑還親往弔唁。

說起王安的離世,李常笑不僅沒有憂傷,反而滿是自豪。

畢竟他以一己之力,讓這位本會英年早逝的人傑得以壽終正寢,併為大唐的盛世鋪好了基石。

張道濟作為吳孟章的弟子,當然聽師父講過當年在滕王閣的一段過往。

說起來,這《岳陽樓賦》最終能夠寫出,與當日之緣密不可分。

距離那一日,轉眼間過去了五十年。

張道濟從李常笑的話裡聽出幾分異樣,莫非對方還是當年之事的親歷者?

此事若當真,他張道濟這晚輩禮行的還真不冤枉。

正在這時。

岳陽樓下忽然傳來一陣嘹亮的笑聲,瞬間打破原本安寧的意境。

張道濟微微皺眉,抱拳一禮:“冒犯道長了,是道濟有欠考慮,這就讓人將他們驅趕。”

他這話也不是狂言。

張道濟作為吳孟章唯一在世的弟子,與如今經營岳陽樓的主家頗有關聯,他這一句話,當真是可以讓人進不來岳陽樓的。

李常笑只是搖搖頭:“來者是客,哪有趕走的道理。正好貧道坐的久也乏了,張丞相可願意出去走走?”

張道濟連忙答應:“一切聽道長吩咐。”

隨後,二人走出別間,來到岳陽樓三層的圍欄前。

這樓是近於寶塔狀,上窄下寬,透過雕花圍欄可以看到樓底的情景。

直到這時,他們見到剛才那發笑之人。

是一個負著長劍,青衫白冠的男子,通身氣度很是灑脫,讓人一眼就忘不了。

張道濟盯著這人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