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十三年,四月。

北面的回紇發生叛亂,可汗被殺,叛軍南下騷擾城池,訊息傳至長安。

前宰相杜君卿家的孫子,杜牧之向朝廷獻策《平叛十策》,並自請隨軍前往前線。

靠著杜家的一眾人脈關係,這《平叛十策》最終傳到元和帝與宰相劉夢得手中,劉夢得更是大為讚賞

元和帝隨即下旨,允杜牧之親往前線。

歷時半年,回紇叛軍平定,杜牧之也因此名聲大噪。

……

文中書院。

溫鍾馗與李義山二人互相交換文章,點評彼此的詩文內容。

由於貞元,元和兩朝的大力推崇,加之當年“八司馬”留下的典故傳聞,大唐詩文再度迎來了一個高潮。

單單從文中書院的情況來看,門下弟子也隨著當初八司馬的風格,旗幟鮮明地分作三類。

李常笑也是樂見其成。

這詩文與治學是同一個道理,只有在不斷的對立中才會碰撞出新的火花。

他不時還會憑藉自己的人脈,將一些辭官歸隱的人傑請到書院中,給學生提供一個別開生面的宣講會。

這有些類似於後世的講座。

李常笑當初是最討厭這些東西,但他又不可否認,若是真正將這些東西聽進去,好處自然也是難以言喻的。

今日的宣講結束。

一個相貌不甚清秀的中年男子走下臺座,周圍頓時掀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多謝李師!!”

這男子似乎有些赧然,步子加快幾分,直至到李常笑身旁,呼吸才重新恢復均勻。

他名李長吉,同樣是涼州李氏出身,不過血緣要追溯到高祖的時期,如今早已泯然眾人了。

然而,李長吉的詩文功底,哪怕放眼大唐當代,也是相當出彩的一絕!

李常笑看向李長吉,淡笑道:“長吉,弟子們都很:()長生仙:遊覓世間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