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平十六年,九月。

大戰落幕不久。

興慶府。

李德昭在得知李嵬理死亡的訊息之後,當場直接昏死過去。

原本就接近崩潰的党項人心,一下子又動搖不止。

不過一夜間,有兩部的首領率領四萬餘族人向東,投奔宋廷。

等李德昭醒來以後,得知如此噩耗,病情再度加重不少。

不過他清楚自己是党項餘部的主心骨了,不能再倒下。

於是,他拖著病體,召見了西州回鶻與喀喇汗的臣子,想要尋求兩者的幫助。

只不過,西州回鶻如今遭到宋軍經由涼州的猛攻,自身尚且難保,又如何有餘力出兵党項。

喀喇汗倒是與遼國接壤,再往西還有伽色尼、薩滿兩方作為支撐。

一旦喀喇汗有難,這三方皆可出兵干預。

正因如此,這一代喀喇汗的即點兵馬,前來接應党項族人。

同時,他還聯絡遼國的西京路長官,約定一同出兵牽制大宋。

另一面。

曹佾將李嵬理的頭顱送回軍營,一時把在場的老將們驚得不輕。

尤其在知道曹佾年紀輕輕,已是真罡境的高手,更是讓他們有種一把年紀活到狗身上的感覺。

曹起則大為欣慰,即刻派人將李嵬理的頭顱送回汴京。

戰事進行到這一步,宋廷方面已然佔據主動權。

只要他們不斷蠶食党項的土地,逼得李德昭的統治無以為繼,自然可以兵不血刃解決西北的禍患。

不過這個過程註定漫長,曹起甚至已經做好與遼國再度撕破臉的準備。

宋遼議和距今過去了快二十年,遼國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國力恢復,隨時有捲土重來的可能。

……

三個月過去。

正如曹起預料的一般,遼國西京出兵,牽制住了相當一部分的宋軍。

李德昭則娶了喀喇汗的胞妹,同時得到了薩珊和喀喇汗聯合派出的三萬餘大軍,再配合党項殘餘的兩萬多族人,死守興慶府以北的土地。

他們背靠遼國,困守不出,一時間宋軍也奈何不得。

此次宋軍向西征討党項動用了大量的財力和民力,甚至鹹平帝的內帑也分擔了不少。

如今朝廷在東面還分心於海運,倘若長此以往,顯然國庫無法支撐。

鹹平帝與群臣商議,最終選擇答應遼國方面的調和。

他們以翔慶軍作為邊界,佔領了党項東南的廣大土地。

這樣的結果,對大宋而言還算是理想。

佔據西域的西州回鶻在遭受宋軍的衝擊之後,丟失了伊州以東的領土,並且主動向大宋進貢稱臣。

……

隨著又一次的調和,大宋西北邊軍建立防線,朝廷有意識遷居內地百姓與黨項混居,力圖早日將他們也同化成宋人。

其中範希文被封為銀州知州,代表朝廷鎮撫党項故地,同時總攬軍伍之事。

晏元獻負責夏州,其副手是新科進士韓稚圭。

大宋從本次大戰中吸取教訓,開始培養年輕的臣子總攬軍事,為日後的反攻提前做準備。

……

時光轉瞬即逝。

鹹平十八年,六月。

柳三變完成對夏洲百島的統合,乘著一艘海船返回汴京,受到鹹平帝的親自接見。

鹹平帝歷數柳三變的功勞,冊封其為敦煌郡公,位列第五檔勳貴。

這是大宋立國以來,第一位不滿三十因功冊封的子弟。

訊息傳出,柳三變的主支河東柳氏特意派人前往恭賀。

一時間,許多大宋武院的弟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