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兵力放到西線的秦州?”

“是的。”

“陛下說徐州拱衛常州和蘇州,陛下還說常州和蘇州不可失,但陛下現在卻要將主力禁軍給到秦州,陛下沒覺得這話前後有問題嗎?”

“沒有問題,因為朕要讓韓世忠在秦州招募五十萬大軍,興兵伐魏!”

“陛下是在跟臣說笑嗎?”

“朕很嚴肅。”

“那陛下更應該在宮裡飲酒作樂,什麼都不要管了!”陸康的語氣有點急了。

“朕是認真的,韓世忠在秦州造勢。”李彥用劍指著秦州的方向,“魏主不敢不派兵對付韓世忠。”

“陛下是要分魏國的兵?”

“是的,而且是分魏國的主力!不,應該說是吸引魏國的主力!魏主想要在徐州決戰,然後南下拿常州和蘇州,朕偏偏要在秦州放置大部分精銳!他敢主力攻打徐州,朕就讓韓世忠攻打魏國在秦州的城池,魏國在秦州的城池一旦破了,魏主必然會調集徐州主力回援!”

“也可以不調,魏軍擊破徐州,我軍擊破秦州,我軍進入魏國境內,魏軍進入我軍境內,魏軍必要的時候還能從梁京增派援軍擋住韓帥,拖延時間,而我們沒有時間了。”

“你說的對。”李彥肯定道。

從這些談論就可以看出陸康是實戰主義者,而不是紙上談兵,各種換家這麼簡單。

空間換時間,時間換空間。

魏國兵力儲備比大夏多,戰略縱深也更廣。

簡單的換家最後還是大夏輸!

怎麼看怎麼想,這似乎都是必輸局面?

“但別忘了,秦州乃是三戰之地,不僅僅有我們和魏國的諸多城池,還有晉國的。若韓世忠攻破魏國防線,我軍攻入魏國境內,即便最後魏主調集梁京援軍,而不動徐州主力。晉國若是趁著我們兩敗俱傷而發兵,魏國西線還能堅持住嗎?”

陸康微微一怔,再一次無言。

“若你是魏主,你還敢視西線不顧嗎?”李彥用雙手杵著劍柄,“而且當年以武將身份太祖起於秦州,現在韓世忠在秦州,魏主會不會擔心韓世忠重現太祖之風?”

“只要陛下還在世,韓帥不會背叛。”

“朕知道,但魏主不會這麼想。”

陸康深吸了一口氣,他再看李彥的眼神,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需要臣在徐州堅持一個月?”

“也有可能更久,魏主南下,會三路齊發,以韓帥之能,只要發兵,在秦州半個月便會有成果,足以震動魏國朝堂,但魏國不會立刻改變主力攻勢,他們還能再堅持,你要挺到他們堅持不住!”

陸康完全被李彥的戰略震撼住了。

他努力平復內心,問道:“若魏主從徐州調集主力到秦州,我們就能贏?”

“魏主從徐州調集主力到秦州,我們就已經贏了。”李彥說道,“我們保住了東線,賦稅重地保住了,魏夏將進入持久戰狀態,而這恰恰是魏國最害怕的。因為遼國在幽州一直虎視眈眈,如果魏國陷入跟我們的持久戰泥潭中,遼國可能伺機而動。即便魏國能在幽州一帶擋住遼國鐵騎,雙線開戰,一旦再陷雙線泥潭,晉國可能會增兵對付魏國!”

“如此說來,我們要聯合晉國和遼國?”

“沒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魏國乃是當世第一強國無疑,遼國一直有南下的野心,晉國想著自保,對他們來說,魏國是最大的威脅。”

陸康沉默了很久,早已沒有剛見到李彥時候的傲氣。

“如何,陸卿?”

“東線有五萬白袍軍,可以打!”陸康沉聲說道,“但這是關乎生死存亡的一戰,必須加錢!”

“你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