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慧的果脯在鎮上大獲成功,村民們對她的創意讚不絕口,這也讓李曉慧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她決定趁熱打鐵,擴大果脯的生產規模,帶動整個村子走向富裕。

回到村子後,李曉慧召集了村裡的一些閒置勞動力,向他們詳細講解了果脯製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處理野果、調配調料。村民們積極性高漲,紛紛表示願意加入這個新的“事業”。

在眾人的努力下,果脯的產量大幅提高。然而,新的問題接踵而至。隨著產量的增加,運輸和銷售成了擺在眼前的難題。村子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以往村民們都是靠肩挑背扛將農產品運到鎮上,效率低下且損耗嚴重。而且,僅靠鎮上的集市,銷量也難以有更大的突破。

李曉慧陷入了沉思,她深知要想真正開啟市場,必須找到更有效的運輸和銷售渠道。一天,她在村口遇到了一位趕著馬車進城送貨的大叔,靈機一動,為何不與這些經常進城的人合作呢?

李曉慧找到大叔,向他提出了合作的想法:由大叔幫忙將果脯運到城裡的各個店鋪,按照銷量給予一定的報酬。大叔聽後,覺得這是個不錯的主意,既不耽誤自己送貨,還能多一份收入,便欣然答應了。

解決了運輸問題,接下來就是銷售。李曉慧開始挨家挨戶拜訪城裡的雜貨店、糕點鋪,向老闆們推銷自己的果脯。一開始,很多老闆並不看好這種來自偏遠山村的土特產,拒絕了她的提議。但李曉慧沒有氣餒,她堅信自己的果脯品質過硬,一定能開啟市場。

終於,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一家頗有名氣的糕點鋪老闆被她的誠意和果脯的美味所打動,決定先試銷一批。李曉慧精心挑選了各種口味的果脯,親自送到糕點鋪。為了吸引顧客,她還設計了一些小巧精美的試吃裝,放在店鋪顯眼的位置。

幾天過去了,糕點鋪的老闆打來電話,興奮地告訴李曉慧,果脯的銷量遠超預期,許多顧客都是衝著果脯的獨特口味和純天然的製作工藝而來,要求再進一大批貨。這個好訊息讓李曉慧和村民們歡呼雀躍,大家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

隨著果脯在城裡的知名度越來越高,訂單如雪花般飛來。村子裡一片忙碌景象,大家都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然而,李曉慧並沒有滿足於此,她知道市場競爭激烈,只有不斷創新和改進,才能保持優勢。

她開始嘗試研發新的口味,將村裡的一些特色香料和野果搭配,創造出了幾種全新的果脯口味,如薄荷檸檬味、紫蘇楊梅味等。這些獨特的口味一經推出,便受到了顧客的熱烈追捧,進一步擴大了市場份額。

除了口味創新,李曉慧還注重產品的包裝。她設計了一系列具有鄉村特色的精美包裝,採用環保材料,印上了村子的風景和果脯的製作過程,讓顧客在品嚐美味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鄉村的質樸和自然。

在果脯產業蒸蒸日上的同時,李曉慧也沒有忘記村子的其他發展。她發現村子裡的自然風光優美,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於是又萌生了發展鄉村旅遊的想法。

李曉慧組織村民們對村子進行了一番整治和美化,修繕了古老的房屋,開闢了幾條風景優美的徒步路線,還在村子裡設立了一些農家樂,讓遊客可以品嚐到地道的農家菜。

為了宣傳鄉村旅遊,李曉慧利用自己在現代學到的網路營銷知識,在一些大城市的旅遊論壇和社交媒體上釋出了村子的美景和特色活動,吸引了不少遊客的關注。

很快,就有一批遊客慕名而來。他們被村子的寧靜與美麗所吸引,在品嚐了美味的果脯和農家菜後,更是讚不絕口。遊客們紛紛表示,這是一次難忘的鄉村之旅,回去後一定會向親朋好友推薦。

隨著遊客的不斷增多,村子裡的農家樂生意越來越紅火,村民們的收入也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