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義務教育(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郭璞輔助,自己推行三年義務教育,更加有底氣了!
回到徐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宣佈郭璞為丞相,統管一切政事。
而郭璞上任的第一天,就開始忙碌。
他先是在徐城招賢納士,走訪了徐城一帶有名的學者文士,成立國學院。
郭璞的想法是先辦學,然後從學院的教員中選拔人才進行組閣,完善徐城的官方機構。
國學院很快就發出了第一篇文告。
徐城一帶,凡是滿十歲的孩童,必須參加三年義務教育學習。
學習的科目,議定為四門。
一為政治,說白了就是給子民洗腦,教育他們忠君愛國。
二為文學,由識字開始,出對、作詩、著文。
三為農學,學習農耕知識,這也是農業大國的根本。
四為術理,包括測算推演、人文地理,可以算是一門雜學。
滿三年學業之後,舉行選拔考試。
品學兼優者,入大商各諸侯國的國學院深造,為諸侯國輸送官員。
諸侯國的國學院,每年可以推薦人才報考大商國學院。
而大商國學院的學生,就是朝堂選拔官員的重要方向。
明年開春,徐城就可以率先推行三年義務教育!
徐城國學院,正在熱火朝天的搭建房屋。
根據郭璞的計劃,國學院秋季就會開始進行培訓。
從徐城各地網羅到了二百多名學者文士。
這些人,只要是認識大部分的大商文字即可,郭璞是讓他們充當教員。
“在下郭璞,微囯徐城丞相,今日召集諸位,旨在推行殿下之義務教育大計。”
“所謂義務教育,指的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官方的義務,為孩子提供教育條件,另一方面是家庭的義務,必須保障孩子接受教育。”
有的人不理解,開口詢問:“假如某個家庭不讓孩子上學怎麼辦?”
郭璞正色道:“我徐城共有十到十一週歲少兒三千餘人,明年開春全部入學。如有不能入學的少兒,需追究其責任。”
郭璞定定神:“家庭阻攔入學,罰銀十兩,無依無靠的孤兒,直接入學,學堂補助伙食。”
有人提出質疑:“那我們的學堂在哪裡,要三千餘少兒入學,這可要花不少銀子。”
還有人擔心:“讓我們做教員,薪俸誰來出,能給多少?”
郭璞胸有成竹:“我們要在徐城七城,每城建造一所學堂,每所學堂為三期建設,每期容納五百少兒,配備三十名教員。”
“在本次國學院培訓半年,合格的,將會分配到各學堂做教員,學堂管事薪俸與各城城主持平!普通教員最低三十兩!”
郭璞這句話,讓眾人再次炸營。
徐城一共七座城,共有七個城主,幫助子受管理政事,他們的官職相當於後世的縣令,每年的俸祿是五十兩銀子。
郭丞相怎麼說?
與城主持平?
也就是每年五十兩白銀?
要知道,十兩白銀就夠三口之家一年的口糧。
五十兩白銀啊!這怎麼感覺有點虛誇?這麼難以置信啊?
待到眾人的議論聲漸漸平息,郭璞又說道:“殿下說了,再窮不能窮教育,因為孩子是未來的希望!”
眾人再無異議,一致要求參加培訓。
郭璞按需求將二百多人分成了四個組,也就是四個學科。
在眾目睽睽之中,搬來了十幾箱竹簡。
這些都是從王城運來的,子受所開設的簡坊裡面製作的《殷商字典》。
郭璞第一次看到這些竹簡的時候,也曾調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