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當街被人砍(第1/3頁)
章節報錯
賣嘉禾,對於皺紋懷來說,就像一個老父親嫁女兒,面對“女婿”江至強,他囑咐個不停,直到兩個律師各自看完,又交叉看完,都說沒問題,皺紋懷才停下來。
簽完合同後,江至強和張天成就走了。
雖然合同簽了,但不可能當天就趕皺紋懷走,加上一些手續還沒辦呢。
三天後,《無間道》在媒體大肆稱讚這是驚豔全港之作,許多導演,影評人更是在公眾場合稱讚是救市之作的情況下,票房突破1500萬港幣。
《無間道》的三日票房,比不過《無雙》,更比不過《少林足球》,更別說《通緝令》了。
但《無雙》《通緝令》都是張天成的電影,在港島影視圈,甚至媒體圈,都沒把張天成看成港島電影人。
至於《少林足球》,那全靠周星池,沒法模仿,加上週星池的人際關係,港島電影人不可能稱讚《少林足球》是救市之作。
而稱讚《無間道》是救市之作,一是導演,主演,投資人,人際關係都不錯。
二是電影創新了警匪片,整體質量比以往的港島警匪片更好。
更重要一點,它像個工業品,能模仿。
原世,《無間道》上映後,港島影視圈陸續出現好幾部,有《無間道》影子的警匪電影電視劇,並且成績還都不錯。
能救低迷的電影市場,更能救港島電影人的飯碗,那才是救市之作。
在港島電影人,媒體圈為《無間道》搖旗吶喊時,嘉禾控制人變更完成,股市復牌。
嘉禾復牌當天,金融圈的資本瘋狂買入,上午收盤時,就將股價從0.31推至0.56,都快翻倍了。
這讓買了嘉禾的股民,笑得嘴都合不攏,而沒有買的股民,差點拍斷大腿。
這幾天,媒體一直在報道《無間道》,加上收購皺紋懷股份的事,事先江至強隱瞞的很深,再加上是以青安公司的名義收購,張天成,江至強都不在嘉禾股東之列,也就沒人關注嘉禾。
但金融圈的資本,訊息可是十分靈通,停牌那幾天,就知道了收購嘉禾的青安公司,背後是張天成和江至強。
他們入主嘉禾公司,那完全可以炒作一波,收割散戶。
下午收盤時,股價來到0.68,翻了一倍多。
金融機構都買進去了,自然要放出風聲,吸引韭菜入場。
當天晚上,媒體圈和影視圈就都知道,張天成和江至強聯合收購皺紋懷的股份,入主嘉禾公司。
媒體圈很興奮,張天成和江至強聯手吞下老牌影視公司嘉禾,這可很有話題啊。
圈內,導演和藝人倒是沒什麼感覺。
藝人和導演嘛,主演就是演電影,拍電影。
最多就像劉得華和王家衛那樣,成立公司參與投資電影。
至於發行和院線,他們沒能力去碰,嘉禾換不換老闆,對他們的影響不大。
但楊壽成那些影視公司老闆,卻是一臉憂愁。
江至強猜到內地過兩年就會放開限制,院線控股方肯定是內地公司,他們這些老江湖,自然也能猜到。
自然也就明白,張天成和江至強入駐嘉禾,是為了以後進入內地市場做打算。
否則就港島現在這麼低迷的市場,入主嘉禾那百分百是虧欠的生意。
院線控股方是內地公司,也就代表,他們以後進入內地市場,就要和內地公司合作。
張天成和江至強已經做好了準備,等到政策一放開,就在院線行業發力。
要是張天成和江至強在內地院線行業做大,那他們日後,進入內地發展,可就得去求張天成和江至強照顧了。
第二天一早,財經媒體,娛樂媒體大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