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李禾在家鄉待了足足三個月的時間,期間推拒了所有的宴會邀請,一心一意在家中陪伴自己的父母親人。

官員沒得到允許的情況下是不允許離開任職地的,李禾每次上京因為時間關係都沒有辦法回家探望自己的爹孃,只能依靠書信聯絡。

雖然李三和王氏一直都是報喜不報憂,但因為李松的原因李禾還是知道了自己爹孃的身體已經一日不如一日了。

李禾心中擔憂,卻又不敢辭官回鄉,擔心到時候爹孃受到的刺激更大。

如今李禾是族中最出息的子弟,全族的人都指望他帶著族人往上爬,這是李禾扯不掉的牽絆。

現如今李禾在外的產業大多都是選了族中靠譜的子弟打理,李禾又給族裡買了許多祭田用來供養族中子弟讀書,以往還需要族人交些束脩,如今只出些筆墨錢就行了。

不僅如此,李禾還在族學裡辦了女學,如今交給了自己的四姐打理。

李蘭飽讀詩書,便被女學邀請到裡面做了女夫子,李蘭倒也教的津津有味。

雖然女學在族人眼裡有些離經叛道,但李禾是官,他們也不敢說什麼,更何況李禾給女學的待遇又很好,如今許多族人的生活都好了許多,並不需要一直將自家女兒拘在家中幹活,為了不惹怒族中這位最有權勢的人,紛紛將自家的女兒送了進去。

因此,這些女童也有了受教育的機會。

李禾知道自己如今能做的只有這些,就連在族中開女學都是打著日後李家也是耕讀傳家,族人不論男女都要識文斷字,絕不能墮了李家侍讀傳家的名聲。

不然那些族人怎麼肯心甘情願的將家中的女孩送進來。

雖然族學是為了族人辦的,但外人想要將自家孩子送進去讀書李禾也是願意的,特意吩咐李鬆放寬考核,只要不太離譜都可以讓他們進來讀書,優秀的甚至可以減免束脩。

而這一舉動也讓鄒家村的向學之風越加濃厚,日後更是出了不少有名的讀書人。

這些年李禾雖人在惠來,但手底下的產業一直都在盈利。

掙了錢之後除了貼補給族學和捐贈給孤寡老人,其餘的李禾都花在了自己親人身上,每年都給自己的姐姐們送去各種禮物,還有調教好的丫鬟僕婦伺候她們。

三姐妹雖不想總拿弟弟的好處,但李禾說這是補給他們的嫁妝,如今她們也算是官家女眷了,總不好墮了李禾的顏面。

三個姐姐自然知道這是李禾為了她們能安心接受找的託詞,但李禾的這番行為也讓她們更加暖心,親手做的衣裳鞋襪一箱箱的往惠來送。

如今大姐李棠因為夫君當初被自己弟弟介紹了當初還是皇子的賢王,如今也撈了一個皇商的名頭,搬去了府城居住。

而三姐李珠為了更好照看爹孃,跟夫君搬回了靖江縣居住,至於府城的鋪子便放了一個管事在那看著。

而盧峰也辭去了在連襟吳興那裡的職務,回家守著自己娘子安心做一個富家翁去了。

至於四姐夫方玉振則在幾年前便已中了舉人,雖然去年的會試沒有取中,但也沒有放棄,而是出門遊學去了。

因為夫君出去遊學,四姐李蘭一時寂寞,便帶著孩子搬回了自己爹孃身邊,順便接受了族學女學的邀請,開始了自己教書育人的生涯。

這三個月可以說是李禾自當官之後最快樂的三個月了。

可惜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時間到了之後即使李禾再不捨也要前去鄭州任職了。

李禾騎在馬上回頭望著自己爹孃佝僂的身影和花白的頭髮,忍不住潸然淚下。

子欲養而親不待,說的正是李禾如今的處境。

可他不能有一絲任性,因為他有今日不僅僅是因為他自己,還有爹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