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可不看忽略。

其實合格的作者應該把所有東西的包含在劇情中輸出,但是介於本人新手上路。

一些細節我寫了,可能不明顯,還有一些可能沒表達出,或者表達不清,總之我目前還不是合格的作者,所以就容許我額外的做出補充吧。

*

這裡看漢代的軍制,將軍和士兵是分開的,也就是除了你自己的親兵,不打仗的時候那些軍隊和你沒關係。

而士兵也不是常存的,一般需要了就徵召來,不需要就回家種地。

(西漢東漢多少有區別,不細論,只看漢代大概)

那麼常設的軍隊有哪些呢,一是光祿勳統領的郎衛,二是南北兩軍,三是各郡縣的守軍。

然後就是邊防兵,包括屬大司農的屯田兵,歸附的少數民族組成的擅長騎射屬國兵,還有將屯兵,歸將軍自己統領,是駐紮邊關要地的野戰部隊。

*

接下來詳細介紹白羽軍。

白羽軍算是將屯兵,崔琢自主權很大,又結合了屯田的功能和少數民族的人員,規模逐漸發展壯大。

我給它的設定是大本營位於冥澤這個大型水源地的附近,草原啊溼地啊,是大片的良好環境,是屯田的有利條件。

而自己能提供糧草則意味著朝堂上反對的聲音會小一些,不然憑什麼常設這麼一大群人幹吃飯。

大部分能自給自足之後,收編一些少數民族就是很有必要的了,崔琢想實現目標,就必然要了解對手,以胡制胡,提高己方騎射實力,瞭解匈奴的內況啊,還有她現在正在乾的挑撥分裂。

兩漢到三國,常備軍隊數量一直變化,我這裡取最大值八十萬。

白羽軍常備五萬人,為核心精銳,另有三萬為邊防軍在各邊地參與輪換調動。

東漢與匈奴接壤的由西到北,大概九個郡,都是白羽軍的活動範圍,從組建之初崔琢設定的敵人就是匈奴,所以基本上是全員騎兵,在草原戈壁上實戰練出來的。

劇情開始時崔琢二十歲,離家時十五,幾個月的差異前後一約也差不多,所以是實打實的五年。

五年,帶著機動性極強的騎兵,來回出沒在這九個郡,發生了無數場大大小小的戰鬥。

所以崔琢對樊昌雍王之流很憎惡很不屑,因為她的人都是用來打外敵的,她討厭消耗在這種內鬥中。

白羽軍它是一個動態的軍隊,大本營在冥澤附近,但是人是輪流的隊伍,在這幾千裡上巡邏視察偶然還打一場的。

所以崔琢手下有梁簡,宋文,雲逸,軍師,老鍾,還有很多沒提到名字的小吏小將,是因為她確實需要這些人。

俗話說不會帶團隊,你只能幹到死,崔琢能自己帶著梁簡回都城一年,那是因為白羽軍內部系統完善,運轉良好,不搞什麼大動作的話是很平穩的。

*

接下來是崔家與白羽的聯絡。

崔琢不可能脫離崔家而存在,她乾脆把這關係運用起來。

崔氏是商販出身,在崔祈崔佑一文一武的前提下,是崔祈的妻子,崔夫人負責商業部分的。

而崔家深得帝心,發展良好,又從揚州到西北貫穿版圖,於是自然而然建立起多支商隊走商。

賺錢毫無疑問,同時沿途的訊息流通也是大大的好處。

一些物資的方便提供啊,便利了士兵與家中的通訊聯絡啊,巡視的隊伍,或者返鄉省親計程車兵,也自然就起了護衛震懾的作用。

崔琢給兩邊建立了互利互惠的紐帶,所以也可以看到,崔氏調佃戶來臨時幫忙啊,崔琢讓梁簡把需求報給棠梨啊這種情節。

專門在崔家負責商業部曲,崔琢在崔家代言人的,是目前還沒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