躡衣飛步上山巔,回首人間一惘然。

千里渺茫雲似水,諸峰羅列樹連天。

風鳴石澗飛寒雨,火伏丹爐嫋篆煙。

何日歸休無一事,閒身不惜訪群仙。

這首詩的名字是《三月朔登絕頂》,作者是江西安福人、明代閣臣、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彭華(1432—1496)。

這是一首隱晦詩,比如題目中“絕頂”是指哪座山的絕頂?有人認為作者登上了武功山,並把這首詩稱作《登武功山》。

武功山位於江西省中西部,居羅霄山脈北支。羅霄山脈是位於湖南省東部和江西省西部交界處的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也是湘江和贛江的分水嶺,它北方是幕連九山脈,南方是南嶺地帶。

羅霄山系下面的幾個山脈成東北-西南走向,各有自己的高峰:武功山主峰白鶴峰(海拔1918米),俗稱金頂;萬洋山(羅霄山中段)最高峰南風面的笠麻頂(海拔2120米),這也是羅霄山最高峰,井岡山屬於萬洋山北支;八面山的高峰石牛仙(海拔2042米);諸廣山高峰齊雲峰(海拔2061米)。

武功山地跨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吉安市安福縣、宜春市袁州區以及湖南省株州市的攸縣,主脈綿延120餘千米,總面積約970平方千米。

武功山為湘江支流洣水、淥水與贛江支流禾水、瀘水的分水嶺,也是贛江支流袁水和瀘水的分水嶺。

自漢晉起,武功山被道佛兩家擇為修身養性之洞天福地,明朝時香火達到鼎盛時期,山南山北建起了庵、堂、寺、觀達100多處。自唐宋以來,諸多仰慕其名而登山遊賞吟詩作賦的名人學士絡繹不絕。

既然《登武功山》是一首隱晦詩,作者要用它隱喻什麼呢?對此,詩作的時間就是一條關鍵線索。

作者挑明時間為三月朔,也就是春末夏初的時候,這時北斗所指的方位是東南方向。

恰好,這個方向在華夏地理概念上就是作者的家鄉位置,代表冀、梁、青、楊、徐、雍、豫、兗、荊九州之一的揚州,或者坎、坤、震、巽、中、乾、兌、艮、離九宮之一的巽宮,或者蓬、芮、衝、輔、禽、心、柱、任、英九星之一的天輔星,或者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伏吟情形其一的杜門。

照此看來,要從九州、九宮、九星或八門的大格局來解讀此詩。這樣一來,就要涉及九宮八卦,或者奇門遁甲。

在奇門遁甲中,九宮配以乙、丙、丁三奇和戊、己、庚、辛、壬、癸六儀組成地盤,九星布天盤,八門演人盤,還有值符、螣蛇、太陰、六合、白虎(陰遁勾陳)、玄武(陰遁朱雀)、九地、九天等八神形成的神盤。

巧合的是,本詩有八句,正好符合奇門遁甲中值符、騰蛇、太陰、六合、白虎、玄武、九地、九天等八神的意境。

具體解讀如下:躡衣飛步上山巔,對應九天。回首人間一惘然,意指九地。千里渺茫雲似水,是說太陰。諸峰羅列樹連天,就是六合。

風鳴石澗飛寒雨,代表白虎。火伏丹爐嫋篆煙,符合騰蛇。何日歸休無一事,休門玄武。閒身不惜訪群仙,正好值符。

也就是說,作者要透過這首詩告訴大家發生在家鄉的一個奇門遁甲故事。

時間上溯到公元前209年(壬辰年、生肖龍),大約是臘月(農曆十二月)冬至中元(中間五天)最後一天的辰時,正好對上了一日之計在於晨的古語。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拜冬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民間的傳統節日,此時萬物休息冬眠,適宜聚會嫁娶、參謁貴人。

冬至時節,鬥指子(正北方),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