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算出總資金的那一剎那。

周陽覺得自己真算得上是有錢人了。

回過頭去看,這半年來,不論是股票市場,還是商品期貨市場,為什麼自己始終拿得住,一直在讓利潤奔跑,取決於兩點。

第一是自己堅信次貸危機後會有一波反彈,第二,自己沒有天天計算具體的盈利資料,特別是餐廳出事那段時間,每天只會抽空看看走勢是否正常。

只要不觸及止損位,一概不用處理,彷彿錢真的能夠生錢。

最近電視上頻繁出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牛市。

這兩個字已經好久沒有出現在自己的世界裡了。

沒想到,當上證指數從1664點反彈到3000點以上的時候,牛市二字又重出江湖。

是嗎?

現在是牛市嗎?

牛市有那麼重要嗎?

經歷過2006-2007年的大牛市,周陽突然覺得,這一切彷彿就是一個輪迴。

似乎上一輪牛市裡面的那些分析論調,在這一輪反彈裡一樣適用。

可能點位不一樣,執行方式不一樣,但參與者的情緒居然是一致的。

他們總想弄明白現在是不是牛市,如果是,又會漲到多少點。

然後開始在心裡面幻想這一輪牛市賬戶裡面的浮盈會有多少。

但是,真正能把錢帶走的,又有幾個?

炒股,不是一個比誰賺得多的遊戲。

比的是,誰能把錢從這個市場裡面帶走。

這些沉迷於分析牛市、熊市的人,可能這一輩子都不曾分析過自己。

買點在哪裡?

倉位是多少?

止損點在哪?

風險收益比是多少?

這一切的一切,遠比分析市場重要。

他們甚至不明白,市場還有另一類玩家。

那就是做多和做空都能賺錢的人。

試想,一個既能做空又能做多的交易者,在面對一個只期盼著手上股票會上漲的人時,會是怎樣一個場面?

降維打擊。

散戶,能贏得了這樣的人嗎?

經歷過了一個完整的輪迴,對於交易,周陽有很多話想要記在筆記本上面。

但最後,好像又沒有什麼可以寫的了。

一切的故事,都刻在每一根k線圖裡。

平靜,永遠是一個交易者,最該有的狀態。

……

忙起來,時間過得可真快。

一眨眼,又到了年底。

四個月的時間,四家分店已經全部裝修完畢。在中心廚房這塊,曾良材引入了數字化管理系統,這是實現精細化管理最重要的一環。

這事聽起來挺複雜,但本質就是一個資料整合的反推系統。

一切都是以門店需求為主導。

這套系統先是會記錄下門店的銷售情況,能精細到每一道菜品在哪一個時間段最受歡迎,然後匯總資料,得出最後的結果。

這就能掌握每一家店需求的不同。

而後,生成訂單進入中心廚房,中心廚房再根據訂單的量進行採購、生產。

這樣,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損耗,提高效率。

在中心廚房的實際生產過程中,損耗絕對是大頭。保鮮菜品的質保期只有當天,如果計算不準確每間店的需求量,就會出現要麼供應不足,要麼大幅浪費的情形。

當然,這一套系統還需要不斷地完善,目前只是10階段。

只有當四家分店正式運營後,才能不斷最佳化升級。

周陽這個時候才完全意識到,想要細細打磨一家企業是多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