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站,影視播放室更新了一條新的採訪影片。

[《我在九零嫁下崗工》導演嬴佳訪談:保持敏銳是踏出舒適區的第一步。]

帷幕拉開,盧米埃爾影業的LoGo漸漸顯現,鏡頭從在LoGo上停了幾秒,緩緩下移,定格在嬴佳那張桀驁不馴的臉上。

林記者的聲音響起: “嬴導演,對於《我在九零嫁下崗工》在豆瓣僅有3.4分,多名觀眾認為其宣揚雌競,毫無內涵,只是為滿足導演對溫柔多金好男人的幻想的評價,您怎麼看?”

嬴佳笑笑,似乎對這個評價並不意外, “他們說的很對。”

這下換林記者和觀眾驚訝了,彈幕上迅速劃過幾條。

[我幻聽了?]

[前面的剛剛我倒回去重聽了一遍,你沒有幻聽。]

[直接承認了可還行。]

“嬴導演,這麼說,你拍攝這部作品的意圖和網友的評價一樣?”

嬴佳卻沒有正面回答:“文字一出,作者即死,這句話放在影視劇行業也是通用的。一部作品一旦被創作出來,其解釋權就不完全屬於導演本人了,我最初的想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觀眾從中讀出了什麼。”

林記者笑了,“看來嬴導演是讀者中心論的支持者。”

所謂讀者中心論,是指作品的意義是透過解讀者的解讀得以實現的。與之相應的還有作者中心論和文字中心論,分別認為作者的視角和文字本身的含義最為重要。

嬴佳回答:“也不全是,只不過是在我看來,觀眾怎麼看待我的作品比我本身的看法要重要的多。”

林記者若有所思,“所以,嬴導演也是抓住了當下觀眾認為大部分電視劇內容拖沓、主角生活過於壓抑的心理,因而才製作出這麼一部節奏快、劇情舒爽的作品麼?”

嬴佳道:“是的。”

彈幕上此時是一片驚歎之聲。

[林記者好強,一下就解讀出來了。]

[拋開傳達的價值觀不談,我看得還是很爽的。]

[終於有導演把觀眾當人看了,之前《兄妹仨》的何問還破防到發微博說我們不懂欣賞。]

林記者再一次笑了:“那看來觀眾的評價還是有失偏頗,至少您不是為了宣揚什麼,滿足什麼。”

“不算偏頗,”嬴佳卻沒跟著笑,她頓了頓,才道:“希望諸位觀眾一直對我的作品保持敏銳,保持批判。”

林記者問:“是為了變相督促自己拍攝出更好的作品嗎?”

嬴佳輕輕點頭,“我做不到完美無缺,我只能展示一些東西給觀眾看,也希望觀眾不要因為我本人影響到對我作品的評價。”

倆人又就《我在九零嫁下崗工》交談了一會兒,臨近採訪結束,林記者問出了本次採訪的最後一個問題:“我有幸獲知嬴導演的下一部作品是什麼嗎?”

嬴佳喝了口茶,輕飄飄扔出一個大雷:“今年暑期檔,我會帶著我的新電影《電鋸驚魂》與大家見面。”

彈幕上瞬間刷了滿屏的問號。

[什麼玩意兒?新電影?]

[我聽錯了吧?]

[啊???]

[短劇導演拍電影?]

[不是,她不會以為拍個短劇成功了就能拍電影了吧?]

[痴人說夢,異想天開。]

林記者比彈幕眾人的驚訝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她是半個圈內人,相比於影視愛好者,更為了解拍攝電影的艱難。

不然為什麼每年那麼多導演往電影圈裡撞,但最後什麼都沒撞出來,只能灰溜溜地回去拍電視劇。

從來都是聽說拍電影的某某導拍電視劇也很不錯,怎麼沒聽說過拍電視劇的某某導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