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的酒席辦得比較盛大,又是正月初一,大家都沒上班,都樂意趁著拜年的空隙過來吃頓飯。

何瑞雪待在家裡,趙梅丫沒少給她端菜回來。

後廚剛出鍋的菜,還沒等裝盤,就被她摟進了自己的飯碗裡。

她可有道理,說自己全家都來幫忙了,多帶點菜回去咋了。

別說,同一個人做的,大席上的菜和自家炒的就是不一樣。

尤其是油炸小酥魚和扣肉,在自家可是輕易吃不到。

李有路果真有不少路子,不知從哪淘換來幾斤牛肋排,放上青紅椒燉土豆吃,又香又有嚼勁。

物資匱乏,辦了一場酒席就結束,像後世的那種辦好幾天的流水席,就算是當年的土財主都辦不起。

李家對何秋生的手藝相當滿意,除了給他幾塊錢之外,原本是想給一斤肉的。

不過何秋生沒要,而是拎了一條手臂長的大魚回家。

先煎後燉,下入酸菜和豆腐,湯水乳白,在吊鍋裡咕嘟咕嘟,全家人都吃得肚兒圓。

飯桌上,何瑞雪才想起來,“爸媽,我在興澤縣有朋友,出差遇上的,他說他們那邊要建化纖廠,能給我弄來一個工作名額,我沒想好要不要,你們覺得呢?”

她把工廠規模以及工資簡單說了一下,在座的人都很心動。

王桃枝看了何曉友一眼,惋惜道,“興澤縣?那不是要坐半天的火車才能到,有點遠啊,不然讓曉友去多好。”

何曉友搖頭,“媽,我不去。”

“媽也沒打算讓你去,眼瞅著你都要結婚了,我還想給你找個城裡的物件呢,只要你別跟著你哥學,結婚前就給我弄出個孫子來,找個什麼樣的媽都沒意見。”

聞言,何曉團和呂蘭尷尬地低下頭吃飯。

何曉潔想到除夕夜的對話,倒是看了她弟弟一眼,不過沒說什麼。

“知道了媽,我還小呢。”

“你姐當初也是同樣的話,現在呢?我都懶得說她。”

趙梅丫想了想,說,“正式工呢,在哪都搶手,人家拼命都夠不上,等我回村裡問問,你大爺二爺他們家裡應該想要。

遠點沒關係,年輕人嘛,多去外面打拼,等到時候把工作換成錢,你和那個朋友對半分,人家往後再有好事才會想著你。”

村裡是他們的根,不能和那邊斷了聯絡,當初何家的長輩沒少幫襯他們,能回報一點是一點。

不過她可沒打算把工作白送給別人,那是被驢踢了的腦袋都幹不出的事。

就算是自家人都要明算賬,何曉潔他們工作後都要每月給何瑞雪還錢的,更何況是隔了好幾房的親戚。

“媽,我知道了,等上班之後我再給他回信。”

……

初二,是出嫁女回孃家的日子。

趙梅丫孃家的爸媽都已經過世,剩下的兄弟姐妹不太來往,基本上兩三年才見上一回。

交通不方便,她孃家離得又遠,一來一回實在麻煩。

呂蘭當初和孃家鬧得太兇,兩方几乎是斷絕了關係。

這些年她家裡見何家的風光倒是想貼過來,但已經被傷透的心卻很難再貼上起來,呂蘭對家裡只剩下面子情。

當然,父母對她的養育之恩還是要還的,故而她每年只是託人送些東西回去,人卻是一次都沒露面。

潘舒玉的孃家人如今散落在各處,房子早就毀了,不過葉臻遞了信,說她可以到他們那裡吃頓飯。

她覺得沒必要,雖然是親戚,但這個特殊的日子不好去拜訪,等過幾天找地方聚一聚就行。

何瑞雪在家裡聽收音機,江衍序坐在她身邊看書,二人身前擺著柿子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