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族長帶著王陽明等人一起來到登趕山,從下往上看,整座山都長滿了樹木雜草,唯獨山腰上露出一塊崖壁,長約三四十丈,高約十七八丈,表面極不平整,在高處,幾塊大而尖利的岩石橫擱著,巖壁臨河,極為特別。

族長在半山腰的平臺處指著上面的巖壁道:“先生,這就是產蛋崖,你看上面的巖體,隱隱可以看到一些圓型的石蛋。”

“你們以前是怎麼上崖的?”王陽明問道。

“以前我們是召集寨裡的年青小夥子,每人背一筐繩索上山頂,從山頂繫著繩子慢慢往下放。”族長道。

王陽明抬頭看了看上面,又望了望下面,巖體上不同高度都有幾塊突出的石頭,縱身一躍飛上樹梢,又是一躍來到巖壁二三丈高的石頭上,再一躍又上了一個臺階來到一個巖壁突出的石頭上;二三下王陽明已經來到了巖壁的中間。

“先生真乃神人也,功夫這麼好。”族長看傻了眼驚訝道。

王陽明看著整個巖壁,只見崖壁上有很多褐灰色的橢圓形石頭嵌在岩石中,有的剛剛露頭,有的已經伸出來一半,有的已經出來一大半眼看就要與山體分離,整個巖壁上密密麻麻,到處都是,甚是奇妙。

王陽明伸手摸了摸石蛋,又拍了拍巖壁,感覺石蛋質地非常的堅硬、光滑,巖壁反而要鬆軟一些,王陽明用力一拍巖壁,只見崖壁的一些小碎石紛紛落下。王陽明又往上跳了兩個臺階,只見有一圓型的凹坑,那凹坑的碎石感覺的特別的新,像是這石蛋剛在前不久掉落一樣的。崖壁的平臺上見到幾個明顯的腳印,心想難道水族的族人下來取過石蛋嗎?王陽明又跳躍到一個突出的岩石上,見一石蛋有一半已經突出來了,王陽明用手掰了掰石蛋,居然紋絲不動,王陽明一掌拍去,石蛋堅如磐石毫無動靜,心想自己這一掌用了三層功力,普通的樹枝早就已經斷了,這石蛋還真是奇怪,看來不到時間,是不會掉落的,自己也不要再去人為的改變這神奇的規律了。

王陽明轉身看了看下面的河流,又看看遠方,層山跌巒,萬峰如林,一座座奇美的山巒,與碧綠的田野、彎曲的河流、古樸的村寨、蔥鬱的樹林融為一體,景色甚為美妙。

“先生,您下來吧,上面危險。”族長喊道。

王陽明正迷戀於景色時,聽到族長的喊聲,馬上回過神來,從一層一層突出的岩石上飛躍而下,宛如松鼠在樹枝上往下跳竄,一會兒就來到眾人面前。

“先生,好功夫呀,您在上面看到石蛋了嗎?”族長問道。

“看到了,有很多,甚是奇妙。”王陽明道。

“這次的蛋至今未下,先生可有看出什麼異常?”族長道。

“一般是何時產蛋?”王陽明問道。

“據我們寨的祖輩流傳都是每隔三十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上一次,我是記得很清楚的,就是五月初五;那時我還是年青的小夥子,我們幾個寨裡的年青人一大早就起來守在這裡呢。”族長道。

“今年你們沒有人來守嗎?”王陽明問道。

“今年也有小夥子守著的,但就是沒有掉下石蛋來,今天都已經六月初了。”族長道。

“會不會是提前掉下來了,或者晚上掉下來沒注意?”婁佳道。

“不會的,我們寨里人對此很重視的,初五那天沒有掉下來,一開始我們也以為是不是我們疏忽了,於是第二天所有的寨民都在山下以及河裡找了,都沒有見到有石蛋。”族長道。

“你們一般對這石蛋是怎麼處理的?會不會有村民撿到了私自藏起來了。”王陽明道。

“不會的,因為是三十年一次,每一次下蛋,我們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所以,我們這個姑魯寨每三十年是有一次重大的祭祀活動的,這個大祭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