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沐並沒有著急與邁諾特談合作的事,而是四處拜訪各位銀行行長,想看看他們最多能貸給他多少資金。

方家在京城是新貴,方沐的妹妹嫁給了曲家,放在古代,那都是王妃一般的存在,銀行行長們自然願意貸款給他。

貸多貸少,只要走個差不多的過場就行了。有了行長們給方沐撐腰,他立馬底氣足了很多。

在經過兩天深思熟慮後,科林·邁諾特為了推進合作,決定做出一些讓步。最終,雙方再次坐回了談判桌前。

“方總,合作愉快。”邁諾特眼帶笑意,似乎藏著商場老手的精明,他熱情地走上前,與方沐握手。

經過一番你來我往的商討,雙方終於敲定了初步合作方案。

“合作愉快,希望第一批基站能在年底前交付。”方沐眼神中透露出對未來的期待。

“當然沒問題。”

為了促成這次合作,兩位大佬也是費盡心思。基站的價格被一再壓低,科林集團的利潤從之前的15降至只有3,而且交易方式從一次性結算改為兩個月結算一次,這與他們最初的商談內容大相徑庭。

方沐也不得不做出妥協,透過大量貸款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並且還需要投入大筆資金疏通關係。他目前得到的基站報價,每座比孟海生的高出5萬多。

5萬的差價聽起來不顯眼,但對於一個市的基站數量而言——幾十臺、上百臺甚至更多,這筆差價累積起來就變得相當可觀。

基站合同還沒完全簽署,方沐拿著一份假合同去見了大領導。

早在幾個月前,他就開始為這個專案鋪路,已經有不少人站在了他這邊。現在,他拿出與科林集團的合作協議,經過幾方的遊說,大領導表示會考慮一下。

聽到“考慮一下”方沐心中明瞭,便知道自己離成功只差一步。

他心情大好地回到家中,立即吩咐保姆晚飯多做幾個菜,準備與方有為好好慶祝一番。

“大哥,事情成了嗎?”方有為迫不及待地詢問。

“八九不離十,大領導應該還會再開會,走個過場,此事也就定下來了。”方沐的聲音中帶得意。

不得不說,方沐確實有一定手腕。這次他並沒有選擇沿海的發達城市的基站專案,而是瞄準了一個內陸小城市。

這個城市雖然不大,但第一批要建設400個基站,總投資約8000萬左右。專案規模雖不大,即使出現問題也不會波及到他的核心利益。

當然,由於基站數量少,他賺的利潤也相對較少,總共大約七八百萬。

正是因為專案規模適中,方沐提出這個計劃時,許多人出於對方家和曲家的尊重,不便直接拒絕。

他這點小手段還是非常有效的。如果他的第一個專案就是一個8億的大專案,估計大領導也不敢直接批准。

方沐還在家裡慶祝,而孟海生那邊已經第一時間收到了訊息。而且還是時榮晉主動打電話,告訴孟海生此事。

“現在大領導正在等我的回覆,只要我說不字,方沐就休想拿到這個專案。”電話裡,時榮晉的語氣異常平靜,沒有因為基站專案的事而激動。

他自己做生意多年,自然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只要專案有利可圖,今天是方家,明天可能就是劉家,總會有人虎視眈眈。

他這次給孟海生打電話,目的有兩個。

首先,如果孟海生堅決不讓方家插手,他現在就可以採取措施,讓方沐白忙一場。但同時,也暗示孟海生需要儘快回國,回京城坐鎮。

今後類似的情況還會頻繁出現,他不可能每次都替孟海生解決問題,更何況他自己也快退休了,到時候孟海生必須親自應對。

其次,如果方家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