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條比一條大(第1/3頁)
章節報錯
檢查了一下線組,2.5的子線有些捲曲。張三果斷換了子線,畢竟五塊錢一卷五百米的子線耐用性上肯定比較差。
繼續搓餌作釣,張三故技重施,外人根本看不出來。
揚杆一拋,餌料入水,輕微的快速抖動一下。裝模作樣的把魚杆後拉二十厘米,又前推回原來的位置。
一派釣魚老手的做派,杆梢入水壓線,動作中規中矩。
旁邊看熱鬧的人評價,你看別人釣魚都會壓風線,給你說你還不聽,非要讓杆梢離開水面。
其實壓不壓風線,對魚獲的影響並不大,不壓風線比壓風線的人釣得多也很常見。
因為張三以前也不喜歡壓風線,但就是比別人壓風線的人釣得魚更多。
以前不喜歡壓風線,主要是溫州這邊的河道在沒風的時候,水面上會浮著一層油油的東西,如果在風線的話,竿稍前一段就會附上這種油油的東西,髒死了。
過了幾分鐘,感覺差不多了。將杆提起,再次搓餌作釣,過幾分鐘後又提起來,鉤子上自然還是沒餌的。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感覺戲份夠了,張三再次搓餌,這次才是真的準備釣魚了。
將搓好的兩小團餌料捏在魚鉤上,左手捏住鉛墜,杆梢微彎。
右手一揚杆,走起,同時左手鬆開捏住的鉛墜,魚鉤帶餌入水,快速沉入水中。
浮漂也慢慢立了起來,張三雙手抓住漁杆,屏住呼吸。
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浮漂,心中在黙黙判斷魚鉤沉入到了水裡什麼位置。
張三調的是一鉤躺底一鉤懸空這種大多數人選擇的釣法,在魚鉤還沒有到底時又是一個介面,然後浮漂直接不見了蹤影。
早就有所準備的張三趕緊揚杆向上一提,只覺得手中魚杆上一股大力傳來,將張三拉得身體朝前一栽。
我靠,這比前幾次的力量大多了,這是什麼魚?
雖然嘴裡嘀咕,手上動作卻是不慢,穩穩將魚杆立起,不讓大魚下潛。
魚桿直接成了大彎弓,魚線嗚嗚嗚嗚的聲音響起。
大魚東遊西竄,偶爾還會浮出水面,大尾巴一甩,激盪起大片水花。
然後就會拼命向下向前竄,這時候就是考驗釣手的時刻了。
既不能讓它竄得太遠,也不能使勁拽。否則容易掛破魚嘴而脫鉤跑魚。
這是一條青魚,估計三十斤還差一點,算是小奶青吧。當然,這是在東江水庫的說法。
看到旁邊的一個釣魚佬拍好影片併發了出去,張三便請對方也幫自己拍一段影片。
估計如果不是抖音上影片有時間限制,這個釣魚佬還會一直拍。右手穩住魚杆,掏出手機遞給這人。
這個釣魚的拿過張三手機,開始拍起了張三溜魚的影片?
當然,鏡頭主要是對準了河裡的魚和大彎弓的魚杆。
畢竟河裡的魚才是主角,大彎弓魚杆則是證明魚之大,一盤盛不下。
張三等這人拍好影片,手機還回來,現在也沒有時間看。
只能先溜魚,時間也差不多了,小奶青已經沒有什麼力氣了。
將這條張三自己估計的大約二十八斤左右重的小奶青拖到岸邊,早有熱心的釣魚人手持大抄網,等待多時了。
這釣魚人也是經驗豐富,看準時機,果斷出手。
將抄魚需要的穩準快發揮的淋漓盡致,抄魚入網,然後網頭一偏,魚在網兜裡想跳也跳不出來了。
不愧是老手,這經驗不是蓋的。對方不但幫忙抄了魚,還直接將魚放入了張三的魚護。
張三趕緊謝過抄魚的人,看來自己的釣魚裝置需要升級換代了。
否則沒有個大抄網,釣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