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張三跟楊小雅洗了把臉,又洗洗手。然後楊小雅跑到廚房去給她老媽幫忙做飯。

沒過一會兒,一頓豐盛的飯菜就弄好了,桌子上居然還有一盤爆炒的黃鱔。

原來是楊小雅老媽,叫楊小雅老爸去大腳盆裡挑了幾條最小的黃鱔,殺掉之後切段爆炒的。

農村人就是這樣,哪怕吃點好東西,也是挑最差的出來吃,最好的都留著賣錢。

席間楊小雅老爸再次從木櫃裡抱出龍骨酒,給張三倒上一杯,然後又給自己也倒了一杯龍骨酒,便把龍骨 酒寶貝的又抱回了木櫃子裡面。

張三懷疑如果不是因為要陪著自己喝,讓張三一個人喝著有點不像話,估計他今天連自己那一杯都有點捨不得。

吃過飯沒過一會兒,村支書楊德貴的老婆邱雪梅便來到了楊小雅家。

她事先來之前就打電話給了張三,所以張三和楊小雅都等在門外。

張三將早就準備好的彩禮錢188,000塊錢,用紅包包著遞給了邱雪梅。

這彩禮錢其實就是給楊小軍拿去交彩禮的金額,反正張三他們結婚也不要什麼嫁妝,因為以後他們將住在廣東那邊。在貴州這裡,傢俱那些東西根本很難帶過去。

帶過去的車費路費還不如直接在那邊買,並且張三孤家寡人一個,也沒有想大操大辦。

他早就和楊小雅商量過,兩個人到時候直接旅遊結婚。出去轉一圈就當度蜜月,把婚結了。

像張三父母都過世了,他自己操辦也嫌麻煩,所以乾脆簡單點。

張三也讓楊小雅和他老媽溝透過了,反正他付了彩禮錢,以後他們結婚也不要他家裡面陪什麼嫁妝,反正張三啥也不差。

而且張三這些年人在外面,在家鄉里面也就只有實在親的人才會去吃酒席,一般的他都根本懶得去。

所以張三估計自己辦酒席,應該也沒有多少人來,就沒必要搞了。

並且他也看過不少人結婚,那是真的搞得筋疲力盡,太麻煩了。

本來結婚是件大喜事,但是現在有些人把這婚禮搞得有點性質都變了。

因為張三跟楊小雅年紀都不小了,就沒有像別人一樣什麼三回九轉,慢慢一回一回的來。

張三是一步到位,其它的該買的東西都買了,需要花的錢也就直接花了。

張三是準備在兩艘遠洋輪船出海捕魚之前,雙方出具簡單的旅遊幾天,就算結婚了。

至於度蜜月,在外面旅遊兩個月,可沒有那麼多時間。

要知道兩艘大的遠洋捕撈漁船,如果在碼頭停兩個月的話,那花費純粹就是一筆巨大的數字,普通人根本承受不了。

遠洋捕撈漁船光是碼頭的停泊費,那可是比車子的車位費貴太多了。

媒人邱雪梅進去,和楊小雅父母提了張三和楊小雅的親事,畢竟這都是提前說好的,楊小雅父母自然滿口答應了。

見識過了張三釣魚賺錢的能力,這樣的姑爺他們還怕跑了呢,怎麼會不答應。

張三釣黃鱔都這麼賺錢,那他出海釣魚那賺的錢不海了去了?

這樣的姑爺簡直是打著燈籠都難找,他家楊小雅有這個福氣認識張三,他們又豈會橫加阻攔。

邱雪梅在楊小雅家坐了半個小時,喝了一杯茶,坐在那裡閒聊了一陣,然後就回去了。

事情定下來,媒人走了之後,閒著無聊的張三又叫上楊小軍出去釣黃鱔。

畢竟院子裡,大腳盆裡還養著一大桶黃鱔呢,再去釣上一桶黃鱔,正好一起賣給那姓黃的青年。

這次楊小軍挖蚯蚓沒到土裡挖,而是去了以前養豬的地方,現在沒有養豬了。

到了那裡,楊小軍用鋤頭刨開那些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