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科技革新(第1/5頁)
章節報錯
寧波港,李修然的造船工坊。
"這個六分儀的設計還需要改進,"李修然指著圖紙說,"要讓刻度更精確,觀測架也要做得更穩固。"
一旁的南懷仁仔細記錄著每一個細節。作為耶穌會最優秀的科學家之一,他對這些改良深感興趣。
"李先生,"南懷仁說,"您這些想法太超前了。如果能把這些技術推廣開來,將大大提高航海的安全性。"
"正是如此,"李修然取出另一份圖紙,"所以我們要建立一所航海學院。這是院址的設計圖"
圖紙上詳細繪製著一座規模宏大的學院:天文觀測臺、實驗室、圖書館、工坊,一應俱全。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的一座三層高的環形教學樓。
"這裡將是東西方航海知識交流的中心,"李修然解釋道,"我們要把歐洲的先進技術和東方的航海經驗結合起來。"
就在這時,馬庫斯帶著一個好訊息趕來。
"李先生,新式羅盤的測試成功了!"馬庫斯興奮地說,"我們在實驗中發現,把磁針懸浮在油中,不僅能減少晃動帶來的誤差,還能在惡劣天氣中保持穩定。"
"太好了,"李修然立即翻開筆記,"這項改進對夜航和風暴天氣的導航都很有幫助。對了,望遠鏡的改良怎麼樣了?"
"已經有突破,"南懷仁接過話題,"按照您的建議,我們採用了多片鏡片組合的方式,成功提高了倍率,而且大大減少了色差"
他取出一個精緻的銅製望遠鏡,這是最新改良的樣品。
"不過最讓我驚訝的是這個,"南懷仁指向工坊角落的一個大型裝置,"您設計的這臺潮汐預測儀,簡直是個奇蹟。它不僅能預測漲潮退潮的時間,還能估算潮水高度。"
"這得感謝鄭芝龍提供的多年潮汐記錄,"李修然說,"東方航海家的經驗和西方的科學理論結合,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的學徒匆匆跑來。
"李先生!"學徒激動地說,"第一批造船工人的培訓已經完成了。他們用新工藝建造的第一艘船即將下水!"
眾人立即趕往船塢。只見一艘嶄新的三桅帆船正停靠在那裡,船身的設計融合了中西方的優點:採用了鄭和寶船的水密艙技術,又結合了西方船隻的穩定性設計。
"這艘船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李修然考校著年輕的工匠們。
"回李先生,"一個年輕工匠答道,"我們採用了新式龍骨設計,增加了船體強度。同時改良了帆具系統,使得船隻更容易操控,航速也提高了不少。"
"很好!"李修然滿意地點頭,"這些都是航海學院第一批學員的成果。告訴大家,知識就是力量。我們不僅要會用,還要懂得創新。"
南懷仁在一旁感嘆:"您建立的這個培訓體系太完善了。從天文、氣象到造船、航海,每個領域都有專門的課程"
"這還不夠,"李修然說著,取出一份新的課程計劃,"下一步,我們要開設醫療培訓課程。馬庫斯,這就要請你多費心了。"
"我已經準備好了,"馬庫斯拿出一本厚厚的醫書,"這是我根據東西方醫學知識編寫的《航海醫療手冊》,包括常見病症的診治、創傷處理,特別是對抗壞血病的方法。"
"壞血病?"南懷仁好奇地問。
"這是困擾海員最嚴重的疾病,"李修然解釋道,"但其實解決方法很簡單。我們在船上種植的蔬菜,還有柑橘類水果,都能有效預防。"
"不僅如此,"馬庫斯補充道,"我們還改良了船上的醫療艙設計。通風、消毒、隔離,每個細節都經過精心考慮。"
正說著,卡洛琳娜派來的信使到了。她在信中提到,海盜同盟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