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麵條和小白菜煮好了,田青青把麵條和菜撈進碗裡,熱氣騰騰的麵條散發著陣陣香氣。

最後,在碗裡撒上蔥花,那翠綠的蔥花就像是點綴在金色畫卷上的翡翠。

給趙石頭盛了一大海碗,滿滿的麵條和菜,上面還躺著一個煎得金黃的野鴨蛋。

趙石頭接過碗,笑著說:“青青,你也辛苦了,你也多吃。”

趙石頭看著碗裡的煎鴨蛋,心中一動,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鴨蛋,輕輕放到田青青的碗裡。

眼神中滿是關切:“青青,你這段時間瘦了一圈,這鴨蛋你吃,好好補補身體。”

田青青見狀,趕忙又將鴨蛋夾回趙石頭碗裡,眉頭微微皺起,佯裝生氣地說道:“石頭哥,從今天開始,我吃啥你也吃啥,不準給我搞特殊。”

你心疼我,我同樣也心疼你,知道不?咱們現在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你每天在外面忙裡忙外,乾的都是體力活,也需要營養,而且我碗裡已經有一個了。

趙石頭還想爭辯,田青青伸出一根手指按在他的嘴唇上,阻止他說話:“不許再推來推去了,再這樣,我可真要生氣了。”

趙石頭無奈地笑了笑,只好點頭答應:“好好好,青青,都聽你的。不過你以後也別太累著自己了,家裡的活咱們一起幹。”

田青青這才滿意地笑了,夾起一筷子麵條,輕輕吹了吹,遞到趙石頭嘴邊:“來,石頭哥,嚐嚐這麵條,看看味道怎麼樣。”

趙石頭聽話地張開嘴吃下,一邊嚼一邊豎起大拇指:“好吃,青青做的啥都好吃。”

趙石頭看著碗裡的麵條,眼中滿是幸福,然後大口吃了起來,“嗯,青青,這麵條太好吃了,這鴨蛋也香,你廚藝真是越來越好了。”

田青青也端起自己的碗,坐在趙石頭旁邊,笑著說:“好吃你就多吃點,以後我天天給你做。”

兩人吃完煎鴨蛋和麵條,趙石頭用手抹了抹嘴,滿足地打了個飽嗝。

田青青看著這憨男人,忍不住笑出了聲。

隨後,整理了一下思緒,說道:“石頭哥,咱分的五十斤麥子,五十斤稻子,得去村裡磨房把麥子磨成白麵粉,稻子也得去殼才行。”

昨天在老宅找大嫂借了二斤白麵,玉米麵一斤,下午去磨了先把白麵還了,玉米麵得去集上買點回來。

趙石頭點了點頭,應道:“行,青青,那我這就去村裡磨房磨面,給稻子去殼。”

你在家收拾收拾,也累了一上午了,田青青卻搖了搖頭,“我和你一起去吧,多個人手也能快些,趙石頭拗不過田青青,只好同意。”

兩人結伴來到磨房,這所謂的磨房,不過是村長號召村民們合力搭建的一個簡易草棚子。

草棚子的頂是用厚厚的乾草層層鋪就,雖略顯簡陋,卻也能遮風擋雨,四周用幾根粗壯的木頭柱子支撐著,勉強維持著架構的穩定。

走進草棚,裡面擺放著大小不一的磨子。

兩個大磨宛如兩座沉默的巨石,靜靜地佇立在中央,大磨的磨盤由厚重的石頭雕琢而成,紋理粗糙卻堅實無比,彷彿承載著歲月與村民們的生計。

旁邊的小磨則顯得較為精巧,適合處理一些精細穀物。

在角落處,放置著一個手工去殼的工具,那是由一塊中間凹陷的大石板與一根與之匹配的短木棍組成,看似簡單質樸,卻也是村民們代代相傳的智慧結晶。

趙石頭先將麥子倒在磨盤旁的竹筐裡,推磨。

田青青開始一勺一勺地往磨盤裡添麥子。隨著磨盤的轉動,麥子逐漸被碾碎,白色的麵粉緩緩落下。

用小掃帚輕輕地將磨盤邊緣殘留的麵粉掃進磨盤裡,眼神專注而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