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在一旁說:“好了好了,別光顧著說話,我去準備飯菜,今天咱一家人好好聚聚。”說著便往灶房走去。

田青青忙跟上去:“娘,我來幫您。”

李氏在灶房裡忙碌著,鍋裡燉著的老鴨竹筍湯正“咕嚕咕嚕”地翻滾著,濃郁的香味瀰漫在整個灶房。旁邊的案板上,切好的臘肉和蒜苗擺放得整整齊齊,色澤誘人。”

李氏轉身看了看閨女,臉上滿是笑意,“你這孩子,大過年的,回來就該好好歇著。”

田青青卻已經熟練地在灶膛前蹲下,拿起火鉗開始撥弄柴火,“娘,我在家也常做飯呢,幫您幹些活,咱們還能聊聊天。”

李氏聽了,樂呵呵地點了點頭,然後一邊翻炒著臘肉,一邊和田青青聊著家常,“閨女,在婆家過得咋樣啊?女婿對你好不好?”

田青青往灶膛裡添了幾根柴,火苗躥得更高了,“娘,我跟你說,石頭哥可疼我了,家裡重活累活他都搶著幹。”

李氏笑著說:“那就好,別啥都自己扛,這男人啊,平日裡你就得多使喚使喚他,他才會疼媳婦。不過,你也得好好待人家,夫妻嘛,就得相互扶持。”

田青青點點頭:“娘,知道了,我心裡有著數呢。”

“娘,您這老鴨竹筍湯咋燉得這麼香啊,肯定有啥秘訣吧?”田青青好奇地問。

李氏笑了笑:“這湯啊,關鍵就在這老鴨子得先焯水去腥,竹筍得提前泡發好,然後燒開後用小火慢燉,把那鮮味都熬出來。

灶房裡,母女倆一邊忙碌著,一邊聊著家常。

這邊,趙石頭三人在屋裡也聊得熱火朝天。田老漢傳授著一些耕種的經驗:“女婿啊,這地啊,得勤翻著,肥料也得施足了,還有那莊稼的病蟲害,平日裡也得多留意……”

趙石頭認真地聽著,不時地提出自己的疑問,田老漢都一一耐心解答。

而李大妮則在一旁整理著田青青帶來的東西,嘴裡唸叨著:“這傻丫頭,就是心細,心裡惦記著咱們。”

不多時,飯菜做好了,香味便瀰漫了整個屋子。田青青幫忙把菜端上桌,桌子上擺著一大碗老鴨燉竹筍,一大碗臘肉炒蒜苗,一大碗紅燒肉走了出上,一大碗餃子,一大碗炒白菜。

李氏最後端來一鍋大米飯放在桌子上:“青青,女婿,來嚐嚐這紅燒肉,這可是用你們剛買的五花肉做的。”

眾人圍坐在一起,開心的吃著這頓團圓飯。田青青夾了一塊紅燒肉放到趙石頭碗裡:“石頭哥,你嚐嚐,娘做的紅燒肉可香了。”

趙石頭嚐了一口,讚歎道:“岳母做的紅燒肉味道確實香,這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田家人聽了,都笑了起來。

飯桌上,一家人其樂融融,歡聲笑語在屋內迴盪,田家這頓初二的團圓飯吃得格外溫馨。

陽光正好,灑在田家的小院裡,透著絲絲暖意。田老漢坐在院子裡曬太陽,田勇和趙石頭陪著他,三個人繼續閒聊著。

趙石頭目光看向田勇,笑著問道:“大哥,你在縣裡週記拉麵館學了三個月的手藝,如今學得咋樣了?能不能開店當師傅啊?”

田勇微微挺直腰桿,臉上透著自信與沉穩:“妹夫啊,這拉麵的手藝,我雖不敢說已登峰造極,但也學了個七七八八。揉麵的勁道、熬湯的火候、調汁的訣竅,我都用心琢磨了。只是,開店畢竟不是小事,需從長計議。我琢磨著,等這十五已過,就去鎮上擺個麵攤。一來,能多練練手,積累些人氣;二來,也可摸摸鎮上食客的口味喜好,為日後開店打好根基,也最為穩妥。”

趙石頭聽得連連點頭:“大哥所言極是。這做生意呀,穩妥為上。在鎮上擺麵攤,成本低,風險小,等有了穩定客源,再開店也不遲。”

言罷,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