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林奇也就乾脆解放思想了:

直接來艘大船吧!

一百萬立方米的載貨能力,在這年頭,就已經算碰到大型運輸星艦的門檻了。

自重十萬噸左右,荷載一百到一百五十萬方。

目前流行的民用大型貨輪,基本上都是這個水平。

原因是十萬噸級的貨輪,在這個荷載範圍內,船體利用率比較高。

再多了就容易顯得臃腫,得放大船體、另行設計佈局。

顯然,這麼做自然就得增加製造成本。

所以即使有成百上千種,比這個規格更大、大得多的設計,

市面上滿星域到處跑的主力貨船,絕大多數還是這個噸位。

這樣林奇也就不打算標新立異了,直接按最受市場歡迎的來。

不過噸位可以隨大流,他的各種個人需求卻是不能降低。

這樣一來...

“成本會高不少,不過也有合適的解決方案:買一艘武裝殖民艦就是了。”

莉莉安說道。

雖然主頁是搞科研的,但她歸根結底還是星域頂級巨企的分部主管。

軍政經濟一把抓,某種程度上相當於星系總督。

海軍方面的事情,自然也都在她的瞭解範圍之內。

林奇一說要求,她就知道該給他找個什麼船了。

實際上在她的猜想之中,這種東西本身也就是最適合他的。

載貨量大;

為了供應一支探險隊,還要保證從一窮二白建立殖民地到實現自給自足之前的物資需求,運輸能力絕對強悍。

具備維生系統;

論起‘運輸活物’,除了運兵船和純粹的客輪,沒有什麼船隻比殖民艦更好了。

不僅有單獨的生態區,可以在裡面飼養各種型別的動植物。

還有專門的休眠區,通常由五十到一百座休眠倉組成。

探索外星嘛,都是要做好持久戰準備的。

萬一遇上個超空間風暴啥的,進不去超空間。

運氣不好,得在物質宇宙裡漂幾十年才能回到了家。

那要是不配上休眠倉,就等著一路數著自己身上的老年斑度日如年吧。

同樣,也是因為有‘能夠容納全部隊員休眠’的條件。

這樣的殖民船,必然是高度智慧化自律運作的。

通常是大部分人都休眠,以一個兩人小組的模式,輪換值班就行。

兩人是為了監督,免得漫長航行裡有人出現心理問題,像《三體》裡那樣在船上大開殺戒。

所有活計照樣都是給AI來乾的。

而林奇自己使用的話,考慮到不帶殖民隊,一個人操作也就夠了。

“你有什麼具體的推薦嗎?這個我就不要求舊貨了,只要容易維護、維護成本低就行。”

林奇聽了她的敘述,眼前一亮。

莉莉安點點頭,纖纖玉手在空中稍微一劃,

一道光幕就出現在了林奇眼前。

3d全息投影,展現出一艘造型很沉穩,有著圓潤的紡錘形艦艏,但在船舯部位有彷彿左右對稱兩塊甲殼一般的厚重甲堡的星艦。

乍一看,就像是個身材魁梧的重甲武士。

不僅有很大的容納空間,還有非常結實的裝甲船體。

“‘遠望’級武裝殖民艦,是我們公司最新一代的產品之一,”

莉莉安介紹道,“最大賣點是串列布局的、兩座動力充沛的‘偏振光’中微子反應堆。

這是我們近期主推的大型反應堆,通常裝在主力艦上用作主能量源。

由於採用了主力艦級別的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