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潑灑,門外的景色,像套著一層黑紗。

沉悶的大廳裡,我在不斷張合著嘴巴,對著一干同齡人說著什麼。

“我這人不喜歡弄虛作假,就直截了當告訴你們吧,順便我也可以說一說,憋了很久很久的真心話。我們每一個人,記住是每一個哦,都是承蒙勞倫斯的恩情來到這裡,然後在此組成我們共同的家。那麼每一個都是不可或缺的,少了誰都是絕對不行的。你們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有人答不懂,有人直接搖頭,反正基本每個人都有反應。

“那我詳細解釋一下。所謂家人,必須要湊在一起,才能是一個完整的家,千萬記住只有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如果他是長大要去組成自己的家,那也只是這裡的一個分支,就好像樹木的枝芽,這都知道吧?如果他是突然出走或死去不在世上了,那也仍然是屬於我們這個家,不過換個地方生活而已,這也都懂吧?但倘若他是出於討厭離開這兒再不回來了呢?你們說說吧。”

孩子們沉浸在我的問題裡,一起嘰嘰喳喳地討論著,似乎全然忘了剛才為何哭泣。

“都猜不出來吧,那我直接說咯。也還算的,要說為什麼呢?因為曾經是一個家,過去再多年也不會變的。就算他討厭或恨這裡,但抹去不了這裡的印記,痛苦的回憶會一直在他腦子裡,一輩子忘不掉同樣也消不去。”

“可是約翰,我們聽不懂啊,你的意思到底是什麼?”有孩子問起。

我知道看起來是有些跑題了,但自己不能太過淺顯地表達:“簡單來說,家就是這樣的,你和我和他還有她,我們在這裡就是家,它好不好與每個人都脫不開關係。我承認對你們疏於管教是我的錯,可你們真的認為能接受我的管教嗎?我想不會吧,你們確實也是這麼做的,那麼為了整個家庭好,我應不應該強硬一點呢?這個問題又有誰能回答?”

稀稀拉拉的幾句應該,徹底把我感動了:“不對哦,是不應該。你們想想,如果我做了,會不會惹家人,也就是你們討厭呢?我想會的吧。那麼既然都討厭我了,會不會影響對家的看法呢?我想同樣會的吧。如果積累越來越深產生了離家的想法,但是走又不忍心留下又難受天天都是痛苦的,那是錯在我身上還是在你們身上呢?”

極個別說了我們,更多的則是閉口不答。

“錯了,不是你們,也不是我,或許可以認為,這種情況下沒有人有錯。打個比方,他和她或你和我,既然都是家人了,所以通常不會存在壞心眼的,更不願共同造就不好的事發生的,那誰能說這裡面會有人有過錯嗎?”

孩子們似懂非懂,但好在不會擔憂,亦或者自責自己之前的說法。

我喘口氣繼續:“再者說一句掏心窩子的話,都是家人何必苦苦為難你們呢。而且我不如勞倫斯年紀那般大,對你們提要求和負責任的擔子太重,只期望能與你們一起健康快樂長大就足夠了。”

已然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哭了,看來我的目的也差不多達到了。

“都哭啥呢,大家快停下吧。”

可能安撫的話太過清湯寡水,眾多孩子沒一個有反應。

“行了,你們心意我都知道,但是隻要以後我們和睦相處,咱們的關係就還是一樣的。所以現在請大家不要再哭了,好嗎?”

嘿,納了悶了,聲音竟然越來越大,這群小孩子們咋還不停呢。

我得問一下:“你們到底在哭什麼?怎麼還消停不了了呀?”

只有一個小女孩回答:“我們知道錯了,再也不會那樣了。”

如我所料,結果挺好的,但他們依然在哭,吵吵鬧鬧的好煩啊。

“沒事的,我又不會怪大家,你們不用這麼傷心難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