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中年李世民也和李淵聊的忘乎所以。

從對方的口中李世民得知,自己這個父親在經歷了這些事情之後, 已經打算將武德年間的李世民立為太子了。

同時,他打算給兒子半年左右的時間稍稍熟悉一下朝堂中的大臣們和各種事宜,緊接著便要直接退位讓賢,自己去當太上皇,讓兒子來做這個皇帝。

說實話,李淵自詡是漢高祖劉邦,兩人的確是有些相似之處。

譬如心態都很好。

哪怕知道了倘若他沒有做出行動,明日的李世民就要宰了自己的兄弟,提著他們的人頭來見自己了,李淵也只是稍稍責備了一番之後,便不再過多的計較。

這要是換做別的皇帝,這會兒李世民的墳頭草估計都已經開始長起來了。

而且,李淵對於權利也不是那麼的渴望。

雖然他們李家坐穩了江山,這些年來他的確體驗了一番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的感覺。

但在李淵的心中,這種為天下操勞的日子,遠不如以前和那些老兄弟們一起飲酒作樂的歡樂時光來的舒坦。

所以,就算是權力的滋味再好,有了合適的繼承人之後,李淵還是決定老老實實的去當那個太上皇。

不用這麼操心天下大事,又能舒舒服服的享樂。

同時當過皇帝,又是現今皇帝父親的他,權力也僅次於自己兒子罷了。

世界上哪裡還有這麼好的事情,李淵做夢都渴望的東西,沒想到就這麼輕而易舉的實現了。

若不是顧及在場的不是外人就是自己的晚輩,他甚至想要放聲大笑了。

而李世民也忍不住感慨這個時空的自己是如此的好命。

竟然能獲得這樣的機遇。

不用像原本的自己一樣,上位都要主動提著兄弟的人頭去面見父皇才行。

最後還要背上了一個弒兄殺弟,逼迫父親退位的罵名來。

天知道這些年來,自己承受了何等的壓力。

若不是有觀音婢日夜陪伴,李世民甚至都不知道要怎麼熬過最開始的那段歲月。

現如今,觀音婢也走了,只剩下了自己。

在每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候,李世民總會想起當年自己做過的事情,不可避免的,也會生出些許夢魘。

就算有著美妙的妃子作陪,李世民心中仍是孤寂的。

他渴望能得到父兄的原諒,也渴望能再次見到他們,親口說上一聲抱歉,好好的彌補一番。

現在在薑餅這個異時空的幫助下,李世民徹底圓夢了。

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到此再次沒有了任何的遺憾,就算回去之後,夜晚也不用再擔心做噩夢了。

現在的他無比的感激,若非機緣巧合讓自己來到了這裡,又怎麼會遇到這樣一番事情呢。

他也想到了自己的兒子。

高明。

那個曾經自己最喜愛,也是最給予厚望的兒子。

可後面卻一次又一次的讓自己失望。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李世民忍不住回憶。

是觀音婢死之後?

還是從他瘸腿之後?

總之,後面因為承乾做的那些事情讓自己厭惡,久而久之,竟然慢慢疏遠了這個最:()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