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這小子不是想當皇帝,喜歡打仗嗎。

這個最像自己的兒子可是十分能折騰,他永樂一朝五徵漠北,七下西洋,又修永樂大典,又遷都北平,種種事情下,花錢如流水。

也幸虧大兒子內政無雙,將一切處理的井井有條,老爹想打仗了,硬是從牙縫裡湊出錢來滿足自己,才有他這一生的功績。

可也正因如此,百姓們的生活不說是過的特別困難吧,反正不會很富足。

永樂一朝的國家實力是很強盛不假,可平民百姓的日子過的就艱苦了些。

即便現在聽了姜先生的種種建議吧,日後國家的財政會越來越好,民眾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但這都是後話了。

更何況在朱棣有限的日子裡,他這把老骨頭還想再折騰折騰,要是能打的更遠一些,那就更好了。

所以,皇位傳給老大是必然的,永樂之後的皇帝,需要的是能帶著大家修生養息的皇帝,而不是一位繼續開疆擴土的皇帝。

但凡自己敢給老二,他絕對要各種折騰,這小子打仗是一把好手,可論治理國家,比起他大哥來就差遠了。

原本朱棣是很犯愁的,當年造反的時候吧,那會兒年輕也沒想那麼多,能不能活下來都不知道。

這小子戰場上表現的英勇,自己是越看越喜歡,忍不住說了句: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

偏偏這傻兒子就較真了,以為自己日後會把皇位傳給他,各種作妖。

在處理漢王朱高煦的問題上,朱棣想過很多,但覺得都不太合適。

現在大孫子簡直是一語點醒夢中人。

等日後再有朱祁鎮或者從他那一朝過來的人,直接從光門外殺過去,奪了鳥位,讓給自己老二來做豈不美哉。

經過仁宣二朝的休養生息,國家的早比當年的永樂更上一層樓。

國庫裡留下的錢夠這小子霍霍了。

只要後面自己或者洪武一朝的經濟模式變法成功之後,完全可以讓後世朝代直接照搬,到那個時候經濟越來越強,朱高煦想打哪裡打哪裡,想怎麼打就怎麼打,全都由他去。

再說了,瓦剌不是能嗎,不是帶著人來我大明叩邊嗎?

也就是欺負欺負朱祁鎮這蠢貨了。

但凡老頭子在的時候,他們敢這樣?

朱瞻基或者的時候,同樣屁都不敢放一個。

所以,惡人還須惡人磨,這些玩意,就交給朱高煦自己去處理去吧,一年內他不把整個草原翻過一遍來,他都不叫朱高煦!

除了朱棣歡喜外,聽到這話的朱瞻基和朱高熾也是臉上綻放出了笑容。

這可實在是太好了,二叔的腦袋不用滿地滾,大家也能安生了。

這個永樂朝最不安分的因素讓他到別的朝代當皇帝,霍霍周邊小國,簡直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爺爺英明!”

朱瞻基適時的又拍了一個馬屁,逗得朱棣撫須大笑,一家子的矛盾就這麼輕易解決了,還多虧了朱祁鎮這個廢物啊,真不錯,還算是一個稍微有用的廢物。

心情大好之下,朱棣打算獎勵獎勵自己,都特麼持續工作一個多星期了,是時候放鬆一下。

於是他當即決定,暫時不走了,留在薑餅這吃了晚飯後再回去。

對此,朱高熾心中為夏原吉默哀了三秒。

這老哥估計現在還滿眼通紅的在忙活呢,不過顧不了那麼多了,誰讓他倆是老闆,對方只是個打工的呢,老闆肯定是得有點特權的嘛。

朱高熾也贊同了朱棣的想法。

這段時間的減肥再加上勞累,他整個人都瘦了一大圈,也是時候吃點好東西補補了。

不過該說不說,成效還是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