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四娃184(第1/4頁)
章節報錯
不到半月,縣衙便釋出了一則公告。公告稱,今年服徭役的時間將縮短十日,並且每家只需派出一人服役,每人每日還有十文錢的補貼。
這筆錢乃是從抄沒的三個家族中充公的財產裡勻出來的,這也是徐元白不辭辛勞上書極力爭取而來。
縣城還打算開闢方河支流,從金灣縣連通至府城的河道。
若中途改道幾次,便能途徑雲翔鎮、過馬鎮等幾個大鎮。只要路上不遭遇耽擱,順風順水的情況下,一日便能從嘉安府城抵達金灣縣城。
原本開河這等大事,首先面臨的難題便是所需銀子數額巨大。
徐元白從京城一路奔波而來時,就曾構想過要將從嘉安府到金灣縣的官道拓寬一番。
只是前任縣令給他留下了一堆爛賬,他新官上任時的第一把火,沒燒到別人,反倒把自己給燎著了。
於是,這計劃不得不暫時擱置。
如今調查賦稅之事陷入了瓶頸,好在徭役之事讓他有機會將縣衙上上下下的人員都換成了自己信任的人,原本的想法這下子也有條件實施了。
徐元白和幾個幕僚,還有被林大壯引薦而來的柳青河等人一同商討了好幾日,最終決定開闢河道,聯通幾條方河支流。
徐元白剛上任時,曾仔細翻閱過金灣縣的縣誌。
當時偶然間翻看到了一份先帝時期不知是哪位水司留下的手札,手札裡頭精心繪製了整個嘉安府城的水利圖。
此事敲定之後,他趕忙派手下將水利圖翻找了出來。
又聽柳青河提及雲賢學館有位夫子精通水利之事,徐元白正為找不到專業的人才把關而發愁呢,聽聞這個訊息,趕緊派人將夫子請來。
如今正值枯水季節,正好適合開河引流。只是從天宇十一年到天宇十二年的整個冬春,都得召集百姓幹活。
服役的百姓除了規定的服役二十日外,其他時間若願意留下幹活,每日能有 20 文的工錢。
由於工程規模龐大,還需要招納其他百姓前來參與開河引流。
至於給百姓的工錢從何而來?除了幾家勻出的家產外,其他自然都是由金灣縣城此次參與徭役之事的地主們“慷慨捐贈”而來。
這些大大小小的地主大多參與了此次事件,不過他們不像那幾個罪魁禍首的家族那樣,既分得大筆銀子,又將族中的徭役全都分配給那些被他們盯上的村子。
徐元白將此次徭役之事徹徹底底調查清楚後,手持卷宗仔細覆盤。當看到那羅、豐、田三族人在族長帶頭下所犯下的一樁樁重重罪行時,他的內心五味雜陳,情緒十分複雜。
羅、豐、田三族在金灣縣盤踞已然長達十數年之久,歷經了兩代帝王的統治。
他最初探查這三家的具體情況後,曾有好長一段時日都毫無頭緒,一籌莫展。恰在那時,他收到了一封路過嘉安府、想來探望他的張赫彬的來信。
信中,張赫彬得意洋洋地同他炫耀自己參與了幽州剿匪之事,並且大獲成功。還說大哥派了一隊人馬護送他回京。信裡還帶著幾分嘲諷的語氣,問他這個縣令當得怎麼樣了,明年能不能升官之類的話語。
當時,他的全部心神都被張赫彬信中提到的“一隊人馬”緊緊吸引住了。
幽州剿匪之事他自然是知曉的。張嶽霆帶兵出京的時候,他還在京城呢。
若說他大哥是他最為佩服的人,那張將軍就是他排在第二位佩服的人。
張將軍帶出來的人,哪怕只有二三十人,對他而言,也足夠調配使用了。
於是,他趕忙回信讓張赫彬助他一臂之力,走水路到和樂鎮下船,屆時他會派人同張赫彬聯絡。
那些監視他的人一直密切留意著他送往京城方向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