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李雲龍的上級對他的計劃頗有微詞,心中充滿了不滿與擔憂,但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默許這一方案。原因無他,放眼整個部隊,確實再也找不到一個像李雲龍這樣能夠如此成功地吸引住鬼子注意力的人物了。

當訊息傳到岡村寧次那裡,得知在大同地區興風作浪、搞得雞犬不寧的竟然是獨立旅的李雲龍時,這位日軍指揮官頓時火冒三丈,立即著手調動兵力展開圍剿行動。尤其是剛剛在太原完成重新整編的第十三師團,當他們接到前去攻打李雲龍的命令後,全師團上下一片沸騰,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為了表達自己勢在必得的決心,這些士兵甚至還別出心裁地將他們所擁有的車輛和坦克都用醒目的中文寫上了“誓滅獨立旅的,專打李雲龍!”這樣囂張跋扈的標語。

剎那間,整個晉西北地區的日軍猶如被捅破的馬蜂窩一般,傾巢而出。呂梁方面一口氣派出了整整兩萬名日軍以及多達五千名的偽軍;朔州也不甘示弱,同樣出動了兩萬日軍和一萬偽軍;忻州則派遣了一萬五千名日軍以及三千名偽軍前來參戰;而作為戰略要衝的太原,更是大手筆地派出了足足五萬名日軍出征。與此同時,為了確保後方的安全,太原城內僅僅留下了兩萬日軍和一萬五千名偽軍負責鎮守。

毫不誇張地講,這一次岡村寧次為了能夠將我方軍隊一舉擊潰,簡直是不計代價!此時此刻在大同境內原本就屯駐著三萬的日軍。

令人憂心忡忡的是,如果任由其他各路日軍一路暢通無阻地順利會師,那麼到那時將會出現將近十四萬鬼子聚集一處的恐怖景象。

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我軍自然不敢有絲毫懈怠,迅速做出應對措施,緊張而有序地安排人員進行嚴密佈防。其中,在忻州方向負責鎮守的乃是楚雲飛所率領的一萬四千餘人的晉綏軍。這支隊伍裝備精良,實力不容小覷,尤其是楚雲飛麾下光是炮團就足足有兩個。而且此番作戰是以防守為主,對於擁有充足兵力且佔據有利地形的他們來說,根本無需畏懼敵人來犯,完全可以高枕無憂。

至於呂梁地區,則歸太嶽軍區管轄。只見陳司令員果斷下達命令之後,771 團的四千多名英勇戰士、772 團同樣數量眾多的四千餘名官兵以及丁偉和孔捷分別統領的新一團與新二團各自四千多人的部隊,全都在第一時間集結完畢。這些正規軍加起來總計約一萬六千多人。不僅如此,還召集了呂梁地區的游擊隊、民兵以及各個區小隊等力量,總共三萬多人作為強大的後備支援隊伍隨時待命。

朔州一帶,李雲龍率獨立旅主力兩萬多人,已在去大同的必經之路上設定了防線。

此時此刻,我方几路軍隊與日軍的基本兵力大致旗鼓相當。然而,真正給我們帶來巨大壓力的,則是那從太原來襲的五萬精銳日本鬼子。從太原通往大同共有兩條道路可供選擇,其一是經由忻州行進,其二則是透過朔州抵達。無論他們最終選擇哪條路線,對於我方軍隊而言,都將構成沉重的壓力。

反觀大同境內的局勢,我軍已然佔據著絕對的兵力優勢。那些可惡的小鬼子守軍如今只能蜷縮起來進行防禦,僅僅保留了大同周邊 20 公里範圍內的三座煤礦,並分別派遣三千名士兵負責守衛。至於其他數十座煤礦,全部交由偽軍來駐守。

目前,趙苟所率領的隊伍以及 120 師的純戰鬥部隊加起來足足有三萬人之眾。不僅如此,還有源源不斷正在集結的游擊隊、民兵區小隊等等。據初步估計,最終能夠匯聚成一支多達七萬餘人的龐大力量。儘管這些人員無法直接投身於正面戰場參與激烈戰鬥,但他們完全可以充當預備隊,為前線提供有力支援;同時也能協助後勤部門進行物資運輸等工作,從而確保整個作戰行動得以順利推進。相比之下,敵軍方面僅有三萬多名正規軍以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