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陽方面,近幾天已經妥善安排了處理匈奴戰俘和戰利品牛羊等事宜。

戰俘全數調給了鄭國工程。

有了這數萬名壯勞動力,鄭國自信可在十五日內完成關中六輔渠的修建。

參與開挖水渠的民眾大部分已然返鄉繼續農事,例如種植甘薯或甘蔗。

在鄉老的支援下,部分民眾已經願意試種甘薯,而在張落和巴清的合作擔保下,許多人也開始嘗試種植小片的甘蔗田。

分發給各地郡縣租賃使用的共有十五萬頭牛,烏氏倮因引導匈奴入侵立功雖免於死罪,但其家財田地牲畜盡數充公,淪為無產之人。

為了養活家族龐大人口,不得不接受了張落在烏氏一族原有地域安置二十五萬餘頭牛羊的方案,其中最初有半數仍歸屬烏氏。

此外,烏氏一族被分成兩部分,統一遷往烏氏縣並實行戶籍登記管理。

烏氏倮之外又增添了一位族長。

烏氏族人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專門負責牧羊,另一部分專責放牛。

大秦每月支付給他們一定的工錢。

由此,曾經在大秦與外敵之間遊刃有餘,與巴清齊名的大商人,逐漸走向沒落。

這讓知情後的巴清感慨萬千。

還好她及時拉攏了張上卿。

就連先前反對巴清執掌大權、不滿巴清與張落關係密切的一些家族成員,也紛紛選擇了沉默,轉而開始隱隱支援巴清。

他們明白了,即便沒有匈奴之事,張落也會針對烏氏一族。

烏氏一族落到這般田地,顯然是這位人物所為。

如果再不緊緊依附,後果難以想象。

這一天,章臺宮舉行廷議,扶蘇也在一旁,默默聆聽並不發言。

除了幾位不在咸陽的官員,三公九卿都悉數到場。

李斯率先開口:

“陛下,滅匈奴一戰使國庫充盈,臣有一事啟奏……當前御史臺只監管到郡一級的監御史,對縣一級的監察則交由郡守負責,這樣恐怕存在虛實之處。

臣請擴充套件御史臺職能,擴大到縣級監察。”

如果真如此行事,他的權力將會大幅膨脹。

嬴政聽後點點頭,這類有助於鞏固帝國根基的建議他自然樂見其成。

右丞相馮去疾隨即跟上。

“陛下,蜀中的棧道需繼續開闢,各地要塞與重要城池,臣建議用水泥重新修葺。”

眾人得知鄭國新開發的六輔渠已用上了這種建築材料,無不驚訝。

接著,僕射淳于越起身:

“陛下,在大秦將行新的教科書、並設立博士館學堂選拔各地優秀學子入讀以推廣教化之際,臣提議修繕孔子廟,修建孟子廟。

此舉既能彰顯陛下的教化心意,也可收服天下的學者之心。”

雖然此言有理,但張落卻不認為這些寺廟的修繕該是國家開支的重點。

因此當淳于越提奏時,他心中頗為不屑。

張落急忙出列說:

“陛下,臣亦有奏。”

嬴政見狀展露微笑:

“張卿有何見告?請說。”

各位大臣見皇帝前倨後恭,不禁心生豔羨。

張落從懷中取出檔案遞向嬴政:

“臣在此提交一建議——老幼有所養,貧病有所醫。”

扶蘇看到這裡心有共鳴,便親自接過奏摺遞給嬴政。

這一提議觸動了他的情懷。

典客卿頓弱撫須嘀咕:“未來這朝廷怕只有我唱獨角戲了。”淳于越亦顯不安,感到情形有些蹊蹺。

嬴政接過張落遞上的奏摺仔細翻閱,同時聽張落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