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繁忙之中,錦雲舟和羅威正仔細地清點著各界人士所捐獻的救災物資。

兩人分工明確、配合默契,一邊認真核對每一份物資的數量和種類,一邊根據各地災情的嚴重程度,有條不紊地將錢糧等物資交付給當地官府。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錦雲舟終於完成了對所有商人捐獻物資的清點工作。

他詳細記錄下每個商人的捐獻數額,並按照這些資料精心撰寫了一份奏摺,準備送往京城的熙京呈遞給皇帝陛下。

這份奏摺承載著江南地區百姓們的希望以及商人們的善舉。

此時,遠在京城的皇宮內,皇上正端坐在御書房中,全神貫注地批閱著堆積如山的奏摺。

忽然,一名太監手捧著一封奏摺匆匆走進來,恭敬地說道:“皇上,這裡有一封來自江南的信件。”

皇上聞言抬起頭,伸手接過奏摺,然後緩緩展開,從頭到尾仔細閱讀起來。

待看完奏摺後,皇上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不禁稱讚道:“好啊,錦大人此次辦得真是漂亮!不但成功地解決了災區的糧食短缺問題,而且還透過合理調配資源,為國家的國庫增添了不少銀兩。

看來這錦雲舟果真是出身於江南首富之家,其號召力確實非同一般吶。”說著,皇上微微轉過身,看向身旁伺候的德福公公問道:“這錦銘旭……朕似乎對此人有點印象,但一時又想不起來具體細節,你來跟朕講講吧。”

德福公公趕忙上前一步,低頭回答道:“回皇上,錦銘旭乃是芳儀娘娘六伯家的兄長。他一直在衡陽縣擔任縣令一職,如今任期已滿,但尚未接到新的調令呢。”

皇上略作思索,隨即果斷下令道:“既然如此,那你速速去安排一下,將錦銘旭調到熙京,升任為六品太學博士。此人既有能力又有賢名,應當委以重任才是。”

皇上微微頷首,緩聲道:“此次這些商人著實慷慨解囊,捐獻了大量的錢糧以賑濟災民、支援朝廷之所需。

其中前三名更是貢獻卓絕,朕決定親自揮毫潑墨,為其題字,並於江南商會處立下石碑一座,將這些捐獻者之名鐫刻其上,好讓後世百姓銘記他們的善心義舉。”

說罷,皇上面色嚴肅地繼續下達著一道道命令,一旁的德福則恭恭敬敬地點頭應諾,不敢有絲毫怠慢。

隨著一項項指令有條不紊地下達完畢,江南之事總算是理出了些許眉目,皇上一直緊繃著的心絃也稍稍放鬆了一些,臉上不自覺地浮現出一抹欣慰之色。

而另一邊,小小的承鈺已經在求雨臺上整整待了七天之久。

尚還年幼的他,面對著日復一日枯燥乏味的等待以及心中愈發強烈的煩悶,早已是坐立不安、心亂如麻。

然而,儘管內心充滿了不滿和焦躁,在外祖父派來之人的耐心勸導下,承鈺還是強忍著情緒,努力保持著表面上的平靜,因為他深知此時此刻自己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更關乎皇家的顏面。

就這樣,時間在焦急的等待中緩緩流逝。

終於,在第九天的時候,原本萬里無雲、晴空一片的天際漸漸起了變化。

只見那湛藍的天空慢慢地被一片片厚重的烏雲所覆蓋,整個天色逐漸變得陰沉壓抑起來。

午後時分,絲絲細雨開始從雲層中飄落而下,起初只是零零星星的幾點,但很快便化作細密的雨幕傾灑大地。

此時,那些跟隨承鈺一同在此求雨的百姓們見狀,頓時興奮得歡呼雀躍起來。

“快看啊!這天果然下起雨啦!”有人激動地高聲呼喊著。

“殿下萬歲!真是多虧了殿下誠心祈求,才為咱們降下這場甘霖吶!”人群中傳來陣陣讚美之聲。

還有些百姓喜極而泣,哽咽著說道:“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