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危險!

竇章辭腦中狂拉警報。

上輩子福順公主十六歲嫁給燕國公世子,夫妻相敬如賓過了四年,卻無子嗣。

世子墜馬而死後,福順公主搬回京城公主府,開始了和十多個面首紙醉金迷的生活。

直到章和十三年,有一位玉樹臨風的探花郎中榜,遊街時被公主相中。

那探花郎與宋王孫女固城縣主青梅竹馬,業已定親,自是不從福順公主。

公主多番追求不得,便遷怒固城縣主,將固城縣主投進河中懲戒。

那河水本不深,只到胸口。

但時值五月,上游連日大雨,山上泥沙鬆動,洪流傾瀉之下,固城縣主瞬間被大水帶來的泥沙淹沒。

岸上探花郎和宋王之孫崔玉珹被侍衛押著,眼睜睜看著固城縣主被洪水沖走,那瞬間目眥欲裂,悲憤欲絕。

福順公主自知闖下大禍,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探花郎和崔玉珹皆丟進洪流中,假做天災捲走了三人。

回城後,她身邊的宮女侍從太過害怕,連夜向皇帝一五一十交代了真相。

皇帝本想替公主掩蓋,下游百姓卻撿到了縣主的屍體,縣主身上,宋王府的令牌還在。

恰好守城計程車兵記得福順公主與固城縣主等人一起出城,宋王進宮求證,公主身邊侍從瑟瑟發抖的模樣讓宋王起疑。

追查之下真相大白,宋王要福順公主償命,皇帝卻不捨,強行保下公主。

宋王不忿,籌備三個月,公然反了。

他振臂一呼,許多自先帝起便遭受不公待遇,俸祿大幅削減的宗室,皆有唇亡齒寒之感,紛紛響應。

最終釀成為期一年半的宗室之亂。

這場禍亂,是楊普威去鎮壓的,鎮壓完後,崔氏皇族的血性也被磨得差不多。

能在楊普威造反時作為勤王之師的宗室王侯,更是被屠戮殆盡。

大魏皇朝的氣數自此快速消亡。

而竇家之禍也由此衍生出來。

面對兇猛的二公主,竇章辭心慌得一匹。

和太子殿下互相確認心意後,她已決定要一往無前。

勸祖父致仕,從來不是個好選擇。

祖父有其抱負,竇家在朝為官的兒郎也有一堆。

只要祖父不死,竇家的影響力始終不容小覷。滅門之禍,並非祖父一人致仕便能躲得過的。

竇家,其實從來沒有退路。

而太子殿下也不能不爭,他若不爭,同樣將死無葬身之地。

他們,不管在哪一世,一直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上輩子,竇家掉以輕心被人算計,這一世,是時候重寫命運。

若能報仇雪恨,若能施展抱負,若能兩心相守,她也不願隱姓埋名的做個逃兵。

可所有的雄心壯志要基於現實一步一步穩打穩紮。

目前根基不深時,本就似站在鋼索上搖搖欲墜,根本禁不起福順公主的禍禍。

她沒那麼想不開,要給自己增加活下去的難度。

所以,竇章辭慌忙擺手,“不!你不喜歡!”

福順公主柳眉一挑,彷彿開恩般傲然道:“本宮做你大嫂嫂,親上加親不好嗎?”

“不好!”

她斬釘截鐵地拒絕。

這麼嫌棄?福順公主眸光一暗。

你不同意,找你男人!

轉頭看向含笑拍著小奶娃腦袋的太子,“六弟怎麼說?”

崔詡懶得說,又不是他的閨女要嫁人,更不是阿辭要嫁人。

可既要他說,也不是不能說。

“你是沒人要?非得盯著孤的大舅哥?堂堂一個公主,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