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一個很老套的事情,秦國公府的夫人,他的兄弟肯定也是當官兒的。

他的女兒嫁的也是當官的,這並不是為了保證他們的利益,也不是為了保證他們的榮華富貴,而是很多老一輩都是過命的交情,為了延續這種交情,他們就不停的這樣聯姻的。

只是看著老夫人有點兒難以說出她這個侄女女婿到底是做了什麼事情,被定義為壞人,梁安也沒有催促她。

“外婆,兒孫自有兒孫福,有什麼事情就讓我們自己面對吧,您就不要再操心了。有些事情既然已經註定了,沒有辦法更改,那我們就要看得開。”

梁安的意思很明確了,不希望自己的外婆太過於憂心這些事情,不過自己這外婆卻是嘆了一口氣。

“哎,人老了,確實不應該管這些事情,可是怎麼著也是在我這過日子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我看的和親女兒一樣的親侄女。這事兒……唉!”

最終還是嘆上一口氣。

“你也給我參謀參謀吧。”

外婆都說到這一個份上了,作為外甥女婿肯定是不能夠再多說什麼的,雖然有點兒不情願惹上麻煩或者再次去麻煩別人,可是梁安還是點點頭。

“好的外婆,您只管說,我給你參詳參詳,不過我不一定能夠給你提出合適的見解。”

梁安先給他的外婆打上一個預防針,省的他的外婆提出非分之想,不過他的外婆卻並沒有在意梁安的態度,反而想是找一個能傾訴一下自己心中的想法,亦或者是說一說自己碰上的難題,說出來只是想讓自己的心頭好受一點,隨即就開始說了起來。

“其實事情是這麼回事。”

好俗套的故事。

對於後世而來的梁安可是瞭解這些問題的,和珅的經典語錄之一嘛。

梁安對此只能不住的嘆息。

過好在梁安發現了這個事情和和珅的經典語錄,還有點對不上的地方,不由得稍微慶幸了一點。

“我其實我覺得宋大人所作所為也沒有什麼錯吧。”

最後梁安給他外婆蹦出了這麼一句話,這讓他的外婆一愣。

“沒有錯,怎麼會沒有錯呢?”

只是這外婆還要在梁安面前說一說這些情況,梁安卻是吆喝的搖了搖頭。

“外婆,你聽我把話說完。宋大人將能夠買十萬石大米的錢財換成了三十萬石的雜糧,雖然雜糧不僕糧食頂餓,可是這也能夠讓餓肚子的人吃上一餐飯吧,更何況宋大人並未將所有的糧食全部兌換成雜糧,而是一半糧食,一半雜糧,原本二十萬石的糧食就變成了四十萬石的,能夠多救活一倍的人啊。”

梁安對於宋大人如此作為倒也是比較認可的,並沒有做的像和珅那麼絕,更沒有做的像和珅那樣有恃無恐,更何況梁安見識過很多資料,雖然大部分都在腦海當中是一段字,幾個畫面,可是在去救援的時候,可是真真正正的見識過餓極了人是什麼模樣的。

對於梁安居然支援自己的侄女女婿,這是讓秦老夫人所沒有想到的。

雖然沒有想到,雖然梁安說的有點道理,可是怎麼說也不能吃虧不是?

“可是他怎麼能如此做呢?現在朝廷撥付的是上等的好糧,他居然敢自作主張兌換成雜糧,摻和到那好糧當中去接濟災民,有不少的人奏摺都送到了朝堂之上,陛下卻是一直暗中扣押奏摺不表示,我們都為他擔憂不已,可是情況怎麼就是這麼一種情況呢?”

秦夫人不能像是認可了梁安所說能夠多救援一倍的人,或者是讓原本只能夠吃個半飽的能吃個飽飽的,怎麼說也是大功一件。

吃的多了,人數不變的情況之下,怎麼著也能夠過得更加安穩嘛。

雖然這吃的不如食物少的時候吃的香,吃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