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迷之自信”的思考(第1/4頁)
章節報錯
姥姥自己喜歡每天寫頭條答題,今天看到這個“迷之自信”的提法,覺得有點新奇,因為姥姥自己覺得是自己第一次聽說,覺得值得思考一下。
姥姥坐在院子裡的搖椅上,陽光灑在她身上,她一邊織著毛衣,一邊聽我解釋“迷之自信”的意思。
我告訴姥姥,“迷之自信”就是指一個人莫名其妙地非常自信,甚至有點自負,不知道自己的真實水平。姥姥聽了,微微一笑,說:“我懂了,就像我們村裡的王二麻子,他總覺得自己唱歌很好聽,其實大家都覺得他唱得很難聽,但他還是很自信地在村裡的活動上唱歌。”
我點點頭,說:“對,就是這種感覺。姥姥,你覺得這種人怎麼樣?”姥姥想了想,說:“我覺得這種人有時候挺可愛的,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堅持,不會輕易被別人的看法影響。但是,如果他們過於自信,不聽別人的建議,就可能會犯錯。”
我聽了姥姥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姥姥雖然年紀大了,但她的智慧和經驗卻讓我受益匪淺。我決定以後要多向姥姥請教,學習她的人生哲學。
姥姥眼中的“迷之自信”的人,往往是那些對自己的能力和魅力有著過高估計的人。他們總是自以為是,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對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不屑一顧。
姥姥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人,他總是在別人面前誇誇其談,吹噓自己的成就和才華。他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聰明、最有能力的人,別人都不如他。然而,當他真正面對挑戰時,卻往往表現得一塌糊塗,無法應對。
姥姥說,這種“迷之自信”的人往往缺乏自知之明,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也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和侷限性。他們只是盲目地自信,認為自己可以做到任何事情。這種自信往往是建立在虛假的基礎上的,一旦遇到真正的挑戰,就會瞬間崩潰。
姥姥坐在搖椅上,微笑著看著我,眼中透露出智慧的光芒。她輕輕地說:“孩子,要克服‘迷之自信’,首先要學會謙虛。不要總是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要承認自己的不足之處。”
我認真地聽著姥姥的話,心中暗暗點頭。姥姥繼續說道:“其次,要多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不要固執己見,要學會從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
我想起自己曾經因為固執己見而犯了不少錯誤,不禁感到有些慚愧。姥姥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她拍了拍我的手,說:“孩子,不要害怕犯錯,只要能夠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就會不斷進步。”
我感激地看著姥姥,說:“姥姥,您說得對,我一定會努力克服‘迷之自信’,做一個更加謙虛、理智的人。”姥姥微笑著點了點頭,眼中充滿了欣慰和鼓勵。
姥姥看著小外孫,眼中滿是慈愛。她知道,兒童時期的“迷之自信”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這種自信能讓孩子們勇敢地去嘗試新事物,不怕失敗。他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任何事情,這種積極的心態會推動他們不斷前進。壞處是,過度的自信可能會讓孩子們變得自負,不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
姥姥想起小外孫曾經自信滿滿地說要自己穿衣服,結果穿得歪歪斜斜。她笑著搖搖頭,心想這就是“迷之自信”的可愛之處吧。
然而,姥姥也擔心小外孫會因為自信而變得固執。她決定在適當的時候,引導小外孫學會謙虛,聽取他人的建議。
姥姥輕輕地撫摸著小外孫的頭,希望他能保持這份自信,同時也能學會成長。
姥姥坐在搖椅上,微笑著看著我,眼中滿是慈愛。她輕輕拍了拍我的手,說:“孩子,姥姥知道你正處於少年時期,這個階段的你充滿了‘迷之自信’。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
姥姥頓了頓,繼續說道:“自信是好事,它能讓你勇敢地面對挑戰,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