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當時李自成還不是闖王,而是高迎祥手下的一員闖將,我們轉戰陝、晉、畿南、豫楚等地。在起義過程中,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賦”等口號,獲得廣大老百姓的支援,吸納了眾多群眾進了起義隊伍。

可起義軍終究是敵不過正規的明朝軍隊的,無論是裝備亦或者是人數上都有著巨大的差距。在又一次大敗而歸,我們逃到了一個小村子裡,盡是一片蕭瑟,農田荒廢,河流乾涸,村裡的人大多數都跑乾淨了,只剩下些老弱病殘,又或者執意不肯離開故土之人。

我也是在這裡遇到了啟,那時他還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這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作為村裡為數不多的青壯年,正想盡辦法艱難地維持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的營生。

李自成當時在田裡一眼便相中了他,“餓覺得他天生就是塊起義的料,人結實,也有把子力氣。”

不過我尋思著老實巴交的農民跟起義是扯不上關係的。

我們在這停留了數日,期間李自成多次前去勸說啟加入起義軍。好說歹說了多日,他也還是不肯加入,說這是要殺頭的大罪。不過這倒也沒有出乎我們的意料,畢竟如果不是走投無路,誰也不想來幹這種把腦袋提在褲腰帶上的營生。

勸說無果之後,為了防止被朝廷的官兵發現,我們很快便離開了這座村子,轉移到了一處偏僻的山谷。

山谷谷底,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不易被發現,壞處卻是被發現後難以逃走,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原因,那幾天晚上守夜都格外的緊張。

啟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被外圍在守夜的兄弟當成了探子五花大綁捆到了我們面前的。

當時我看到他的眼中冒著仇恨,我就大抵猜到了他來的目的。

“我想跟著你們起義。”他低沉沉地說道,好像絲毫沒有在意自己被綁著的事情。

果不其然,不出我所料。

“為什麼?之前你不是還死活都不肯加入”我隨意地問道,也在好奇著究竟是什麼事情改變了他的想法。

其實我大抵也能猜到原因,一個農民想造反,那必定也是被逼得活不下去了。

“你們走之後就有朝廷的官兵來村子裡徵稅,他媽的,明明這個月的賦稅都已經交過了,他們竟然還要再收一次。”

“因為旁邊的人家都跑了,又要把旁邊幾戶人家的糧稅按著我們家頭上。”

“我根本拿不出那麼多糧,只能求他們再寬限些時日,等我收了糧一定按時補上。”

“那群當兵的根本不管那麼多,一聽到交不起糧,就把我家裡人抓起來一頓打,東西也被砸完了,田也被踩沒了……”

“我娘年紀大了,他們下手又沒輕沒重。”

“那天晚上我娘喊疼啊,全身上下都在疼。”

“我去找大夫,可我沒錢,錢都被搶乾淨了,請不來大夫。”

“然後我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我娘一點一點沒了氣。”

“可為什麼會這樣?我家老實本分,我幹活也賣力……我爹還在的時候說,活不下去的都是些不出力氣的人。”

“可我每天都去耕田除草種地啊,沒有一天敢歇,整個村子都沒有比我更賣力氣的人了。”

“就這樣了,也還是活不下去。”

說到這,啟的聲音顫顫巍巍,到最後,甚至帶上了一絲哭腔。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不能就這樣算了,我得替我娘報仇的……”

他低頭喃喃道,又抬頭看向了李自成,眼中好似有熊熊怒火在燃燒著。

“只要讓我加入,多的不說,我這條命肯定是賣給你了”他咬牙切齒的說道。

李自成哪受得了這種,當場就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