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孫權聯絡盟友(第1/2頁)
章節報錯
而孫權在撤退後,心中的怒火併未熄滅,反而越燒越旺。他深知此次失敗的教訓,於是決定臥薪嚐膽,重振旗鼓。
孫權回到營帳,面色陰沉地召集了手下的謀士和將領。他目光中透著堅定與決絕,說道:“此次失利,乃吾之過也。但吾等不可氣餒,當總結經驗,重新謀劃,以圖東山再起!”
謀士甲拱手說道:“主公,如今曹操李逸勢力強盛,憑我們一己之力難以與之抗衡。我們需尋求更強大的盟友,方能有一戰之力。”
孫權微微點頭,目光深邃,回應道:“吾亦有此意。吾已派出使者,前往各方諸侯處,探尋合作的可能。然此事不可操之過急,需謹慎行事。”
將領乙挺身而出,抱拳說道:“主公,吾等在整頓軍備的同時,也應制定新的戰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孫權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說道:“所言極是。吾等需仔細研究曹操李逸的作戰風格,尋找其破綻。再者,要加強情報收集,洞察敵軍動向。”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孫權一邊加強軍隊的訓練,一邊積極與其他諸侯聯絡。
在荊州,孫權的使者言辭懇切地向荊州牧承諾:“荊州牧大人,如今曹操李逸勢大,若不聯合抵抗,恐您的荊州也難以保全。孫將軍雄才大略,志在破敵。若與孫將軍結盟,事成之後,定當共享榮華富貴,劃分大片土地。”荊州牧手撫鬍鬚,心動不已,開始考慮與孫權合作。
在益州,使者向益州牧分析局勢:“益州牧大人,曹操李逸若得勢,必不會放過益州。如今孫將軍有意聯合各方,共抗強敵。與孫將軍聯手,乃明智之舉,可保益州太平。”益州牧陷入沉思,權衡利弊,心中已有了幾分傾向。
經過一番努力,孫權終於成功地拉攏了幾個有實力的盟友。
他再次召集眾人,慷慨激昂地說道:“如今吾等盟友已尋得,戰略亦已定。是時候向曹操李逸發起反攻,一雪前恥,東山再起!吾等當齊心協力,破釜沉舟,不勝不歸!”
眾人齊聲高呼:“願隨主公,共破敵軍!”
於是,孫權率領著重新集結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向著曹操李逸的方向進發,一場大戰即將再次拉開帷幕。
孫權的聯軍一路行進,士氣高昂。但曹操李逸這邊也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曹操站在城樓上,望著遠處逐漸逼近的敵軍,神色嚴峻地對李逸說道:“此次孫權來勢洶洶,且有盟軍相助,不可小覷。”
李逸握緊手中的劍柄,堅定地回答道:“主公放心,我軍將士已嚴陣以待,定不會讓敵軍輕易得逞。”
孫權在聯軍營帳中與諸位盟友商議戰術。他指著地圖說道:“此處乃敵軍防守薄弱之處,我們可集中兵力,一舉突破。”
然而,其中一位盟友卻提出了異議:“孫將軍,此舉是否過於冒險?萬一敵軍有詐,我們恐會陷入困境。”
孫權皺了皺眉,說道:“戰機稍縱即逝,若此時不果斷出擊,更待何時?”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之時,曹操李逸決定主動出擊。李逸率領一隊精兵,趁著夜色突襲了聯軍的一處營地。
聯軍頓時陷入混亂,孫權急忙調兵遣將進行抵抗。但李逸的軍隊作戰勇猛,勢如破竹。
經過一番激戰,聯軍損失慘重。孫權看著混亂的戰場,心中充滿了憤怒和無奈。
但他並未放棄,重新整頓軍隊,準備與曹操李逸展開一場更為激烈的較量。
在聯軍遭受突襲後的混亂中,曹操站在城樓上,望著遠處的戰況,臉上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他轉頭對身邊的謀士說道:“孫權此次雖來勢洶洶,但聯軍內部並非鐵板一塊,這正是我們的機會。”
謀士點頭稱是,說道:“主公高見,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