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與孫權較量(第1/3頁)
章節報錯
曹操在營帳中與將領們圍坐在一起,燭光搖曳,氣氛沉重。營帳內瀰漫著緊張和焦慮的氣息,將領們的表情都十分嚴肅。
李逸率先開口:“主公,此次孫權來勢洶洶,兵力眾多,我們不可與之硬拼。如今城中糧草儲備也不算充裕,若陷入持久戰,對我們極為不利。”
曹操微微點頭,目光掃過眾人:“吾亦有此慮,然一味防守亦非良策。”
這時,一位年輕的將領楊修站了出來:“主公,末將有一計。可派一支奇兵繞至孫權後方,騷擾其糧草補給,使其軍心不穩。但此計風險頗高,需選派智勇雙全且忠誠之士。”
眾人議論紛紛,有人贊同,有人擔憂。
一位老將黃忠說道:“此計雖妙,但若被敵軍發現,這支奇兵恐有去無回。”
曹操沉思片刻,說道:“此計可行,但需謹慎行事,選派得力之人。”
最終,曹操決定由許褚帶領一支精銳部隊執行此項任務。
許褚領命而去,他們在夜色的掩護下悄悄出發。一路上,遭遇了不少艱難險阻,不僅要穿越險峻的山谷,還要避開敵軍的巡邏隊。有一次,他們差點被敵軍的偵察兵發現,幸好許褚當機立斷,帶領眾人迅速隱藏在茂密的樹林中。
而在正面戰場,曹操則佈置了嚴密的防線,準備迎接孫權的進攻。
孫權的大軍如潮水般湧來,喊殺聲震耳欲聾。曹操親自登上城樓指揮作戰,鼓舞士氣。他大聲喊道:“將士們,為了家園,為了榮譽,我們誓與許昌共存亡!”
雙方激戰數日,互有傷亡。城牆上的曹軍士兵們日夜堅守,疲憊不堪。
就在這時,許褚成功襲擊了孫權的糧草隊伍,孫權軍中頓時糧草短缺,士兵們開始恐慌。軍中甚至出現了搶奪糧食的混亂場面。
孫權得知後方糧草被襲,憤怒不已,決定加快攻城的步伐。他親自督戰,對曹軍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猛烈的攻擊。
曹軍頑強抵抗,城牆上箭矢如雨,滾石不斷落下。一名曹軍小將在戰鬥中英勇犧牲,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緊緊握著手中的長槍,刺向爬上城牆的敵軍。他的戰友們悲憤交加,更加堅定了抵抗的決心。
曹操看著眼前的慘烈景象,心中暗暗發誓:“定要守住許昌,不負百姓厚望!”
經過多日的激戰,孫權久攻不下,加之糧草不濟,無奈之下只好下令撤軍。
曹操望著遠去的敵軍,長舒了一口氣。但他知道,戰爭的陰影仍未消散。
在慶功宴上,曹操表彰了眾將士的英勇表現,並對犧牲計程車兵表示沉痛哀悼。他說道:“此次勝利,乃眾將士齊心協力之功。然吾等不可懈怠,需厲兵秣馬,以防敵軍再次來犯。”
然而,沒過多久,又有探子來報,說孫權在回去後,積極籌備糧草,招募新兵,似有再次進攻許昌的跡象。
曹操聽聞孫權再次籌備進攻的訊息,不敢有絲毫懈怠。他一方面加強城防,另一方面派出使者與周邊的諸侯結盟,以增強自身實力。
在尋找盟友的過程中,曹操遭遇了諸多困難。有的諸侯害怕得罪孫權,對曹操的結盟請求猶豫不決;有的則趁機提出苛刻的條件,試圖謀取更多利益。比如,有個叫韓馥的諸侯,要求曹操割讓大片土地作為結盟的條件,曹操斷然拒絕:“土地乃國家根本,吾怎能輕易割讓,此等無理要求,莫要再提!”
但曹操憑藉著出色的外交手段和堅定的決心,最終成功與幾位實力不俗的諸侯達成了同盟。他向諸侯們曉以利害,承諾勝利後的種種好處,終於贏得了他們的支援。
與此同時,許昌城內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備戰工作。鐵匠們日夜不停地打造兵器,婦女們幫忙縫製軍衣,百姓們紛紛捐出家中的糧食,以支援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