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盤點唐代詩人(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公元712年,詩聖杜甫出生。
如果說李白是浪漫的代名詞,那杜甫就是現實。
他親眼見證過大唐盛世的繁華,又親眼目睹國破山河在,民不聊生的場景。
雖然他經歷過眾多的人間疾苦,但即便在人生死意之時,心中所念的依舊是那天下的百姓。
而杜甫之所以被稱為詩聖。
是因為神,仙,佛,皆超脫世俗之間。
而聖人,始終在人間行走,和百姓同在。
……
公元715年,大唐唯一去過西域的詩人-岑參出生。
他的那一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描繪了邊疆地區氣勢磅礴的綺麗景色。
同年,張繼出生。
或許你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
他不算大家,也不算名家。
但他那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你一定有所耳聞。
……
公元737年,韋應物出生。
他早年是一個放蕩不羈,橫行鄉里的紈絝子弟。
在遇見他的妻子以後,浪子回頭,成為了一個為百姓鞠躬盡瘁的好官。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此一句,不僅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感嘆,老友重逢的喜悅,同時也表達了對故去妻子的思念。
……
公元751年,號稱“詩囚”的孟郊出生。
他早年喪父,全靠母親撫養長大。
他想透過科舉翻身,卻到46歲才進士及第。
功成名就之後,他寫下“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為了報答母親,他將母親接到身邊照顧。
只可惜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他提筆寫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安史之亂後的詩人,要比之前的詩人少了一份意氣風發。
公元765年,王建出生。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此一句,道盡了中秋佳節,遠方遊子的思鄉之情。
……
公元768年,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出生。
他被譽為百代文宗,華夏成語之王。
但他的一生,非常不順。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是他前半生的真實寫照。
而他更是將自己的後半生,都用在了為大唐事業的奮鬥之上。
……
同年,唐朝四大女詩人,薛濤出生。
本為良家子,卻因家庭變故淪為歌伎。
她的才情傾倒半個唐朝。
一句“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讓無數唐代才子折腰。
……
公元772年,白居易出生。
一首《長恨歌》,給中唐之後的文壇帶來前所未有的春風。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
同年,詩豪劉禹錫出生。
比起李白的灑脫,劉禹錫的詩詞裡面少了一份浪漫,多了幾道沉穩。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莫道桑榆晚,尚滿天。”
……
公元773年,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出生。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一首《江雪》,將他的孤獨展現地淋漓盡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