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5一月朱元璋攻佔和州,整頓部隊擾民滋事,擄掠婦女的問題,深得民心。

三月,郭子興病逝。

小明王委任朱元璋為左副元帥。

四月,懷遠常遇春來投,朱元璋讓他擔任先鋒。

徽州謀士朱升提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

為取金陵,朱元璋率水軍渡江攻克採石,一舉拿下盛產稻米的太平。

朱元璋此時的軍隊,已經是一支訓練有素,軍紀嚴明的軍隊。

朱元璋本人,更是愛撫士卒,積極招賢納諫。

他被將士們擁戴為“大元帥。”

之後的半年,朱元璋的部隊接連佔領了和集慶路相鄰的蕪湖,句容,溧水溧陽等地。

1356年3月,終於佔領集慶。

進城之後,對百姓秋毫無犯。

士農工商各安其職。

隨後,更是將集慶路改為了應天府。

南京政權正式建立。

而這一年,朱元璋29歲。】

天幕下的劉備,可是羨慕得緊。

想他劉玄德飄零半生,無不是寄人籬下。

顛沛流離,一直到了五十歲才有了地盤。

而這朱元璋二十五從軍,二十九就有了自己的根據地。

這發展的速度,還真是迅速啊!

【在有了根據地之後,朱元璋開始開展“廣積糧”策略,大力發展軍隊屯田。

幾年下來,府庫充盈,軍糧充足。

在應天,他還修建了禮賢館,用來招攬人才。

只是,在朱元璋興起的同時,也有其他的幾路軍閥漸漸興起。

1360年,陳友諒稱帝。

陳友諒和張士誠約定,準備東西夾擊朱元璋。

在劉伯溫的謀劃下,朱元璋打得陳友諒節節敗退。

1363年,鄱陽湖大戰。

首戰即決戰,一戰定乾坤。

陳友諒兵敗身死。

朱元璋隨後又滅張士誠,招降方國珍。

隨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開始北伐。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於南京登基,國號大明,建元洪武。

276年的大明帝國,從此刻開始。

這年,他四十歲。

十五年征戰,一個強大的國家誕生在他的手中。

同年,明軍攻佔了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恢復了漢民族喪失已久的政權。】

天幕下,各個君王看過了,都是感慨萬千。

“這可真是個厲害的後輩啊!開局一個碗,結尾一個國,說的是一點毛病沒有!”

天幕下的嬴政不禁感慨。

而劉徹更為看重的,則是朱元璋北擊胡人的事情。

“幹得好啊!恢復了我漢民族的統治,僅憑這一條功勞,就足以讓他在歷朝帝王當中名列前茅。”

評論區內,更是充斥著對於朱元璋的讚揚。

【別的不說,朱元璋絕對是得位最正的。】

【別的功勞暫且不提,融合南北已經是齊漢平唐之功。】

【洪武大帝的一生堪稱傳奇,龍傲天打臉爽文都不敢這麼寫,但他確確實實做到了。】

【感謝洪武大帝,因為一直有著如洪武大帝這幫人,祖國才沒有分裂,才有現在的超級強國。】

【明,是漢文明的再次迴歸!】

【滿:你好。】

【朱元璋有系統。】

【朱元璋最大的功勞是恢復華夏正統。】

【明朝,我國曆史上唯一一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