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當初女兒出嫁時的情景,沈宜修心中不由得湧起一股深深的懊悔之情。那時,她滿心歡喜地看著女兒身披嫁衣,踏上花轎,前往那個被認為是幸福彼岸的新家。原本以為,兩家世代交好,彼此之間可謂知根知底,這門親事必定能成就一段美滿姻緣。然而,命運卻總是喜歡捉弄人。

誰能料到,那女婿的身體竟然如此之差勁!女兒剛剛嫁過去沒多久,甚至還來不及與新郎官見上一面,便傳來了噩耗——那人竟已亡故在任上。可憐的女兒,年紀輕輕便守起了寡,未來漫長的歲月,她又該如何獨自面對?每每想到此處,沈宜修的心就像被針扎一般疼痛難忍。

而前些日子在張好古的新園子裡所發生的一幕,此刻也不斷在沈宜修腦海中浮現。當時,她分明察覺到張好古看向女兒的目光中流露出一絲別樣的情愫,似乎對女兒頗有好感。雖說張好古如今在官場春風得意,是眾人矚目的新貴,但自家好歹也是書香門第、詩禮傳家。若能促成這段良緣,倒也不失為一樁美事。

於是,沈宜修暗自打定主意,待丈夫葉紹袁歸來後,定要尋個合適的時機,悄悄地與他商議此事。看看究竟是由葉紹袁親自出面去探探張好古的口風,還是託他人代為轉達自家的心意更為妥當。無論如何,總要為女兒的終身大事盡一份心力才是。

等到葉紹袁來家,聽聞女兒病了,就去看了一番葉紈紈,對於自己女兒的坎坷,葉紹袁也是疼在心裡,是自己給女兒定的親事,卻坑苦了自家閨女,雖然嘴上不說,可是心裡那滋味……直到看到女兒喝過藥,才回到臥室。

在寬敞明亮的臥室之中,沈宜修面色凝重地將這件事情娓娓道來。坐在一旁的葉紹袁微微皺起眉頭,認真傾聽著妻子的話語。待她說罷,葉紹袁開始仔細尋思起來。片刻之後,他的眼神逐漸亮了起來,心中暗自思忖:“此事似乎頗有成功的希望。”於是乎,夫妻倆湊在一起,低聲商議了一番,最終達成一致意見——決定前去拜訪徐閣老。要知道,那徐閣老可是張好古的授業恩師啊!

待到某個風和日麗的休沐之日,葉紹袁與沈宜修夫婦二人早早便起身收拾妥當。他們登上了那輛嶄新而又精緻的馬車,緩緩駛出家門。這輛馬車乃是張好古所贈之物,原因無他,皆因葉家在香皂生意上與張好古有所合作。然而,葉家秉持著誠實守信、不貪便宜的原則,堅決不肯多佔張好古的好處。面對葉家如此態度,張好古實在無奈之下,只得送上一輛由機械廠精心打造而成的小巧馬車聊表心意。值得一提的是,這馬車雖說是張好古所贈,但卻是張好古實打實掏出真金白銀買來的,只不過是張好古沒有像外面那些人去排隊等候,只是悄悄地出了廠。

夫妻二人乘坐馬車一路前行,先來到熱鬧非凡的集市之上。這裡人來人往,吆喝聲此起彼伏。他們穿梭於熙熙攘攘的人群之間,精挑細選了一些珍貴的禮品,準備作為拜見徐閣老時的見面禮。而後,兩人繼續驅使馬車朝著徐光啟的府邸進發。

不多時,馬車穩穩地停在了徐光啟家宏偉壯觀的大門之外。葉紹袁率先走下車廂,接著小心翼翼地攙扶著沈宜修一同落地。夫妻二人整理了一下衣衫和髮髻,彼此對視一眼後,並肩走向門房。只見葉紹袁從懷中取出早已備好的拜帖,恭恭敬敬地遞給了門口值守的門房,並輕聲說道:“煩請通報一聲,就說工部主事葉紹袁攜妻沈宜修特來拜見徐閣老。”那僕人手拿拜帖,轉身快步向內宅走去。

要說這徐光啟,平日裡幾乎是不見客的。此刻的他正埋首案牘,忙碌於兩項至關重要的事務。其一便是尚未完成翻譯工作的《幾何原本》,這部著作對於推動大明數學領域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其二則是皇帝親自交辦給他的歷法修訂任務,這項工作同樣關係重大,容不得絲毫馬虎和懈怠。

當那張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