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村裡,村委承擔著很重要的職責。

至少全村人的口糧,都在村委放著呢。

村裡所有的牲口,也都是集體產業,都歸村裡統一管理。

所以別以為村裡就村長一個幹部管所有事兒。

那不累死了啊。

所以村裡的幹部其實挺多的,書記、村長、會計、出納、婦女主任、民兵隊長等,這些都是必須有的。

還有其他普通幹事。

數量並沒有規定。

所以一個村有個十幾個幹部,都是很正常的。

這麼多人辦公的地方,加上倉庫,加上一些村子的集體產業。

比如統一管理的牛棚馬棚雞窩豬圈之類的地方,一般也都建在村委旁邊。

相對安全一些,也方便管理。

所以村委實際上很大!

而且這個年代,還經常有一些接待任務。

比如梁鑫他們這些人,差不多每兩天就要來一趟,要在村委住上一晚。

所以村裡還要有專門的接待區域!

不然你讓人家住哪裡?

住在村長家裡嗎?

偶爾住一次也就算了,畢竟是村長,自然要為組織奉獻。

可無私奉獻也要講一個度啊!

你兩天就來住一次,你看人家村子婆娘同不同意!

“哎呀,是小鑫回來了啊。”

“小鑫,在城裡住的還習慣不?不對,我問錯了,那肯定習慣啊,怎麼不比村子裡強!”

“小鑫,你回家了嗎?直接就來村委了?嗨,你又不是外人,怎麼不先回家一趟呢。”

村委的人見到梁鑫都很熱情。

梁鑫也帶著笑容一個個打招呼。

畢竟今年村裡最大的事兒,可能就是梁鑫被首都供銷社選走,去首都吃商品糧的事情了。

除非是有人考上了大學,不然這小村子裡很難有事兒比這件事兒的影響力還大了。

這些人梁鑫都很熟悉,一見面,對應的一些好的不好的記憶就都浮上了心頭。

畢竟村子就這麼大,百十來戶人家,哪個人他沒接觸過啊。

於是他也就熟絡的和大家打起招呼來。

然後才來到村長宋大爺面前。

他們村子不是那種同宗宗族之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村子。

所以村子裡姓什麼的都有。

村長大爺就姓宋,和大院裡宋阿姨一樣的姓,可能五百年前是一家吧。

現在應該是沒有任何關係了。

“不錯,看上去都精神了不少!”

“大爺,我這次是代表供銷社來村裡收購物資的,我這也剛上班,很多地方都不懂,你得提醒點我!可別讓我犯錯誤!”

“這個你不用操心。”

“你應該還沒回家吧?”

“嗯,畢竟是帶著任務來的,肯定得先來找您報道啊!”

“哈哈,好,來,把票據給我,我先給你簽名蓋章,然後你先回家。”

“你放心,在咱們自己村,你的事兒肯定不會出問題!”

這是計劃經濟的時代。

這村裡要種什麼養什麼,都是年初的時候,上頭就定好的。

收穫之後,村裡都會統計好,然後報上去。

上面再根據村裡彙報的情況,給供銷社安排收購任務。

雖然說是以農養工的時代,農民承擔著養活全國人的重任。

但也不代表農民的勞動成果可以不給錢白拿走。

雖然很吃虧,給的價格遠低於市場價。

但多少還是能拿到一些回報的。

其實這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