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古代71(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如今這樣的結局,葉榮安心中毫無波瀾,甚至可以說早就在意料之中。
倘若那位姓馬的官差果真應允了那個叫做東子的官差之請求,並打算對他施以懲戒,葉榮安心底反倒會暗自竊喜。
要知道,若真是如此發展下去,屆時便由他親自站出來,將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和盤托出。
這對於那些高高在上、自以為是的官差們而言,無疑將會是一記沉重且響亮的耳光,其威信必將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創。
試想一下,當其他尚存活於世的流犯們,一旦得知這些官差竟然在已然明晰事情的真相以及究竟有無過錯的情形之下,仍然膽敢假公濟私、挾怨報復肆意懲罰犯人時,他們內心深處又會作何感想?
即便此時此刻,這些流犯們迫於形勢身不由己,而選擇緘默不語,但這種不滿與憤恨定然會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間悄然流露。
要知道,若他們不能未雨綢繆,提前有所防備,那麼日後但凡有某個官差瞧他們橫豎不順眼,對方只需信手拈來一個牽強附會的理由,便能堂而皇之地將他們狠狠懲罰一通。面對這般境遇,又該如何自處?
流放之路本就艱苦,缺衣少食又少藥。他們若是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那群官差毒打,在這種情況下,能不能撐下去活著到達嶺南,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雖說這群官差向來都是些橫行霸道、蠻不講理之徒,在這漫漫流放之路途中,但凡瞧見有人腳步遲緩跟不上隊伍或者體力不支難以繼續前行,二話不說便是一頓打罵責罰。
但是經過這段流放時間的長途跋涉,他們早就已經習慣了這每日前進幾十里路的行程,被官差打罵的情況也越來越少了。
但是,之後若是會出現因為官差看不順眼某個人,就用虛假的錯處冤枉他,進而藉機毒打一頓的話。
他們就要好好思考一下,怎樣改變自己平日裡的行動舉止,和其他人聯合起來抵抗了。
畢竟,這一群被流放的罪犯可不是任由那些官差隨意揉搓擺弄的木偶啊!
若是真有官差肆意冤枉這群流放的話,那麼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心中積壓的怨恨就會越來越深,如果一直這樣下去,遲早有一天這股怨恨將會爆發出來,引發一場巨大的災難。
那麼在如此這般緊張對立,硝煙瀰漫的局勢之下,那群官差自然而然也就不會再緊緊地盯著葉榮安不放了。如此一來,葉榮安便能夠趁機趁亂行事,來個渾水摸魚,從而巧妙地引導事態朝著對自己更為有利的方向發展。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事情的走向並未如同葉榮安所期望的那樣發展。那位姓馬的官差果然與眾不同,心思靈敏,著實無愧於這群官差之中的領頭人物。
與其他那些目光短淺、做事莽撞不顧後果、僅僅只看得見自己眼前那一小塊利益得失的官差不同,這位馬官差顯然具有更為敏銳的洞察力和深遠的見識。
顯然,這位馬官差已然洞悉到了隱藏於這件事情背後那不易察覺的巨大漩渦。
他心裡非常清楚,如果自己那時真的輕易地順應東子提出的要求,那麼最終的結果恰恰就是遂了葉榮安的心願,而最終受益的也只會是那個心懷叵測的葉榮安罷了,他們這群官差則會損失慘重。
可假如這件事只是發生在私底下,周圍沒有眾多流犯親眼目睹和親耳聽聞,處理起來自然就要容易得多了。
那時,他或許會毫不猶豫地直接應允東子的請求,然後毫不留情地重重懲罰一下這個令人生厭的葉榮安,讓其長長記性。
到那時,如果這葉榮安真的膽敢去向其他流犯訴苦,那他完全能夠矢口否認,甚至隨便就能編造出一個看似合理的藉口來搪塞過去。
畢竟,那些流犯即便心中有所疑慮,但在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