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能否青史留名(第1/2頁)
章節報錯
市委民主生活會在第二天晚上召開,周研書記讓沈佳慧,把金融投資局的城市綜合體規劃分發給大家。
如果以前,關於一些人員任命,專案規劃,吳勝軍他們只是簡單提一下反對建議,沒有過多阻撓。
但是這一次,吳勝軍已經答應慕容徹和廉亮亮,以及廉亮亮背後的左家豪他們,甚至去嵩州見老領導廉世光,也得到了默許,支援紅星和華信的聯合公司。
吳勝軍他們,想往上走,需要省裡和上面更大的支援,而慕容徹、廉亮亮和左家豪,就是聯絡他們與省裡,以及上面的紐帶。
他們以常委會和市府辦公會已經透過的決定為由,拒絕更改方案。
“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已經定下來的事,就錯過更好的方案,這是對濟水七十萬老百姓的不負責任。”
周研據理力爭。
“周書記,恕我直言,我們濟水今年這麼多專案,財政壓力本來就大,現在至少還有兩個多億的虧空,城投公司現在手裡能用的錢,一千萬都不到,從哪裡搞錢投資?”
主管財政和城建的常務副市長張德龍,以目前濟水財政窘迫為由,發難周研的提議。
“今天是我們在這裡召開民主生活會,我覺得大家都是普通的黨員幹部,都可以暢所欲言”
作為副書記的朱元鵬,在這裡說這話,肯定是有所指。
意思是,大家都是普通的黨員,你周研雖然是市委書記,但是民主生活會上,不要搞一言堂。
“元鵬書記說的對,大家都可以各抒己見,我也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城市綜合體的構思很好,很新穎,也很大膽,在滬港、京都、鵬城這些大城市,主要的城區,分部有不少,確實成為片區的核心區,這個是得到過驗證的,我們不否定這個方案的前瞻性”
發言的是市長吳勝軍,為了說服大家,他沒有一上來提反對意見,讓大家覺得他的發言,不是針對周研和董遠方他們,而是切實結合濟水的情況說的。
“但是,我們也要因地制宜看問題,濟水算什麼?在很多人眼裡就是個小縣城,全市人口不到七十萬,市區常住人口二十萬,哪怕再過十年,二十年,市區人口也不會超過30萬,這樣的人口基數,能撐起一個綜合體?”
聽完吳勝軍說的,參會人員,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感覺吳市長說的確實有道理。
“還有一個情況,我需要給大家說,如果2000畝地,我們賣給紅星地產,可以拿到1個億的土地出讓金;如果讓城投公司開發,不僅拿不到一個億,我們還要再拿出不低於一個億,讓他去折騰,如果爛攤子了,怎麼辦?”
張德龍補充的內容,像是壓死這個提案的最後一根稻草,再度翻盤的可能性很小。
因為是民主生活會,周研他們也不能過多的去解釋,大家各抒己見,無法形成決議。
“大家都發表了看法,現在問題有兩點,第一是,收一個億的土地出讓金與再投一個億進去的差別;另一個是,濟水是否有必要去建一個城市綜合體,其實建不建也取決於能不能不投錢也能收一個億,如果城投公司不需要政府再增加預算,還能給政府賺回一個億,那麼是不是大家還是願意選擇建設城市綜合體,願意重新表決是否採納新的規劃?”
周研書記說完,看向大家,大部分人點了點頭。
是呀,給政府賺一個億的土地出讓金,佔到全年財政收入的近三成,這樣的誘惑力,誰能拒絕。
因為沒有完善的投招標流程,土地出讓價比市場上低一些,但是整塊2000畝地,除了華信這種龐然大物,也沒有人能吃得下,給予價格優惠,也不能說是暗槍作業。
除了吳勝軍他們,有切身利益在裡面的三個常委外,其他常委表示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