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打蚊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尕顧和小夥伴兒們從大隊部出來,又一塊兒去河裡摸魚撈蝦。
一直瘋到太陽快要落山,肚子咕咕叫了,才戀戀不捨地從河溝子裡爬上來回家。
到家一看,全家人在院子裡吃上了!
他趕緊把撈的小魚小蝦,倒進影背牆後面只剩下半截子的破水缸裡。
每次撈的小魚小蝦,挑大點兒的都餵了雞,好讓它們多下蛋。
太小的就放破水缸裡養著,一夏天已經養不少了。
二姐說自己吃差不多了,把小板凳兒讓給他坐,劉尕顧端起碗就吸溜吸溜地喝起粥來。
那個年代糧食少,每家孩子又多,能吃飽肚子不捱餓就已經很不錯了!
細糧除了過年能吃上一口,平時難得一見。
但是勤勞智慧的母親們,充分利用身邊的一切資源,想方設法地讓自家人吃上熱乎飯!
儘量每頓有幹有稀,有飯有菜。
含辛茹苦把孩子們一個個都拉扯成人,太不容易了。
她們看似平庸的一生其實很偉大!
那時農村雖然吃得差,但花樣也不少。
像今天晚飯,乾糧是山藥面蒸的餅子。
別的的地方叫紅薯、白薯、地瓜等,在當地就叫山藥。
稀飯平常都是以棒子麵兒粥為主,但今天吃的好,是小米南瓜粥!
除了鹹菜條,還有一碗涼拌野菜——曬不死!
學名馬齒莧,紅紅的莖油綠油綠的葉子,放了蒜泥還滴了點兒香油,很是開胃!
喂牲口的老劉已經吃完了,坐在矮桌兒旁抽著菸袋。
看著小兒子狼吞虎嚥的吃相,心裡就來氣!
家裡老大劉志海去年當兵走了,老二是個閨女,這兩年也該嫁人了。
二小子劉志河、三小子劉志川加上這個老小兒,各相差兩歲。
可以說是踩著肩膀、排著隊出來的。
全家現在只有他一個壯勞力能拿滿工,老婆子身子骨弱幹不了重活兒。
三個兒子都上學,二閨女拼命幹一天也就掙七八個工分兒。
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這仨小子活兒幹不了多少,他孃的一個賽著一個能吃!
要不是自己喂牲口趕大車相對清閒,天天晌午去給大隊伙房幫忙。
時不時能分點兒剩乾糧回來,全家早不知餓成啥樣兒了!
“吃完啦?”
喂牲口的老劉看小兒子撂下筷子,直起腰直打飽嗝兒,沉著臉問道。
“一天就知道搗蛋,咋沒去上學?又跑哪兒瘋去了……”
“爹你糊塗啦!秋收放假一共十天,學校還沒開學呢!”
三兒子一邊幫姐姐收拾碗筷一邊說。
“啊……那開完會你報上名兒了嗎?”
“別提了!”
劉尕顧一拍大腿,憤憤不平地把張會計不給他報名兒的事兒,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
還讓爹明天去給大隊說說,自己也想去拉石頭,家裡多一個人幹活兒,不就能多掙一份工分兒嘛!
其實他是不想上學,想跟著一起去山裡摘酸棗兒。
“就算咱家能去兩個人,你姐得照顧家裡去不了,也是你二哥三哥去,怎麼也輪不到你呀?”
“爹,他想去就讓他去算了,正好我不想去……”
二小子正蹲在香椿樹底下逗貓,這時抬頭嘟囔了一句。
“二哥!你別拿我的魚喂貓啊!把它吃饞嘴了它該惦記上了,會總去偷的。你給我放回去……”
“你拿小魚兒餵雞,說的好聽是讓雞多下蛋,可下的蛋我一個也沒見著,都讓你小子給偷吃了,還都是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