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是這樣的,就是山裡那個蕨菜啊,能吃了。

現在山裡這東西隨處可見,多的是,你們趕緊去摘一些,也能飽一下腹。

先說好啊!這法子還是二丫想出來的,人家拿出來告訴你們,你們這群傢伙可要記著人家的好。

現在讓二丫把做法給你們說說,你們自個可記好了,別到時候沒做對又說不能吃。”

“真的假的,那菜苦啦吧唧的真的能吃?”

“那可不,我之前還摘過一把回去煮著吃,結果連煮出來的湯都喝不下去。”

“還是二丫想出來的,這孩子之前不是摔壞了腦袋了嗎?這能信。”

…………………………

趙樹清不理會人群的各種質疑聲,信不信是他們的事,餓的又不是自己。

於是,她又跟村民們把蕨菜的做法說了一遍,村民們由一開始的不當回事,漸漸到半信半疑,再到最後的躍躍欲試。

“我的乖乖,這菜原來這麼複雜,我當初就沒有這樣做過。”

“聽起來好像是可以,以前也沒人這麼吃啊!”

“要是這菜能吃,至少也能讓肚子有點東西了。”

“是啊……”

村民們聽完後有的頓有所悟,有的一臉不信,有的一臉激動,有的則是已經回去背上揹簍,向山上而去。

在這青黃不接的時節裡,有的人家裡的糧食已經在冬天消耗殆盡,現在基本靠著野菜糊糊飽腹。

像趙樹清家裡這樣,這時候能吃上面餅都是少數。

而且他們家還是靠秋收的時候,大伯家把那三畝地的糧食分給她們一半,才維持到現在。

否則,她們現在也只能靠野菜糊糊度日,更何況其他人家。

但能吃的野菜就那麼幾種,數量少難找不說,村裡人也多,一人挖一點,沒幾天就挖完了。

現在有一種又多又能吃的野菜,就是能救命的。

即使不能當主食吃,但至少也不會餓死了,捱到新糧落地是有希望的。

真是: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餘一,便是一線生機。

“奶奶,奶奶!”一聲稚嫩的、夾帶著歡呼雀躍的童聲,從屋外傳來。

“青林,怎麼了?什麼事這麼高興啊!”

一位跟嚴氏差不多年紀的婦人,聽到屋外孫子的呼叫聲,趕忙放下了手裡的粗麵餅子,從桌邊站了起來,向外迎去。

“奶奶,剛才族長叫村民們集合是說了一件大喜事。”

趙青林說完看著他奶奶,等著她繼續問自己,臉上的笑意怎麼都收不下去。

他奶奶又怎麼會看不懂他的意思,於是也配合著他:

“說了什麼大喜事?讓你高興成這樣?”

“奶奶,你還記得山上長的到處都是的,那苦唧唧的野菜嗎?今天族長說那菜能吃,還很好吃。”

“真的嗎?以前不是吃壞了人肚子?現在怎麼又能吃了?”她是一臉不相信的,但是心裡還有點期待。

無他,只因剛才回來的的時候,她從地裡摘了一把,準備晚上偷偷做來吃。

因為,家裡實在是沒吃的了。

這菜也只是苦而已,又毒不死人,吃了拉肚子,說不定是吃了其他東西造成的呢?

她得把剩下的吃食。給自己孫子留幾口。

這是她家的一根獨苗苗了,還指望他以後給老趙家傳宗接代,不能折在這時候,再挺過一個月就好了。

“是真的,這吃法族長說,還是村尾那李嬸子家那二丫發現的呢,跟以前的做法都不一樣。

村裡有的人已經去山上摘了,我也去摘回來試試。”趙青林給他奶解釋道。

趙老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