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現在趕時間,懶得跟你們計較。”孫婕英翻了一下白眼。

之後,她又接著說:“其實要驗證也不難,如果這個石孔真是當年釘木樁或者石樁留下的,那附近肯定還有其他石孔,我們可以再找找。”

大家都覺得非常有道理,於是就各自拿著稱手的工具刨起雪地來。

十來號人不出半小時就刨開了十幾平米的雪地。

在這片刨開的雪地上總共發現了4個石孔,不僅孔徑大小差不多,分佈的位置也一看就容易聯想到其作用。

“看來人工鋪路這件事是實錘了!”王凌累並快樂著說道。

“不過話又說回來,直接用石頭這些材料修建一條路不是更簡單嗎,幹嘛還要立樁搭建類似棧道的路呢?”

劉潛搖了搖頭說:“這個嘛,完全可以從前面講到的昭陵得到啟示。修建懸空棧道至少有兩方面的好處,一來可以基本忽視地形條件,再陡峭的地方也可以透過一定的方式修棧道,你看國內有些地方的懸空寺,原理就跟修棧道差不多,而修路的話就得看地形、地勢了。”

“二來棧道拆除起來比較方便,陵墓一建完就可以拆掉,更不容易留下痕跡。修路的話,痕跡過於明顯,要恢復原貌幾乎是不可能的,沒法滿足保密需要。”

“另外,相比之下,修棧道的難度和工程量比修路的工程量會小很多,多出來的時間和精力拿來修陵墓豈不是更好。”劉潛繼續補充說道。

王凌喝了一口水,緩解了口渴,有些滿足地說道:“那是不是也意味著陵墓就在附近某個地方呢?”

劉潛也呡了兩口水,抬頭望向半山腰說:“按理說應該是了,理論上我們只要沿著棧道的方向一直走,到了盡頭應該就是墓道口了。”

正在喝水的王凌被嗆了一下,面露難色地說:“現在山上都是被冰雪覆蓋著,我們總不能一直刨,直到把所有石孔的位置都刨出來吧?不說這個方案可不可行,真要刨的話,我們到時不是被累死,就是被餓死了。”

這個問題不用王凌挑明,大家也知道。

於是,劉潛轉身對海日古說:“老爺子,您有沒有什麼好方法能更加精準地找到墓道口呢?”

海日古不置可否:“要準確地找到墓道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不管怎樣,我們還是先試一試。”

說完,他再次掏出之前用的羅盤。

令他震驚的是,羅盤的指標不同之前的胡亂擺動,現在它居然非常地平穩,即使他轉動身體的方向,羅盤的指標依然相當地正常。

吉達見狀,也是難以置信,趕緊拿出備用羅盤。

一看,結果也是一切很正常。

這種現象非常之詭異,就像是剛才山谷區域有某種自然或者人為的神秘力量在阻止來者發現什麼,同時也是在驅趕來者。

不得不感嘆這片區域佈局之玄妙。

驚歎之餘,海日古放眼瞭望了四周的山脈走勢,同時認真審視了近處周圍的地形地貌。

接著,輕輕地用手指撥動盤面,細微觀察盤面上的指示。

在海日古和吉達專心觀察羅盤的時候,劉潛也沒閒著,雖然他沒有帶任何工具,但是並不等於就什麼事都幹不了,他還可以透過觀察周圍環境來作出一些判斷。

風水學很多時候與地理科學是有一致性的,甚至可以說風水學也是一門實用學科。

因此國內甚至不少高校還開設了這門課程。

沒過多久,海日古驚奇地發現,從羅盤讀取的資訊來看,他們所在的山峰居然是一處風水寶地。

山下磁場混亂,山上風水絕佳,他真不知道他們的先輩是怎麼能找到這種奇妙的地方。

心中感嘆之餘,海日古繼續撥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