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尼西亞(1)(第1/9頁)
章節報錯
我叫阿歷克斯,是一名在十世紀中葉遊蕩於拜占庭帝國的傭兵。我的生活充滿了不確定性,戰爭、掠奪和防禦是我日常的工作。
而此刻,我來到了尼西亞,這個繁華又充滿生機的城市,只為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採購武器裝備和補給品。我踏入尼西亞的集市,這裡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像一群忙碌的螞蟻。
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小販的叫賣聲、鐵匠打鐵的叮噹聲、還有人們討價還價的爭吵聲。我的目光被那些琳琅滿目的武器所吸引,彷彿它們在向我訴說著即將到來的戰鬥故事。
尼西亞的防禦工事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體系,它凝聚著拜占庭時期的軍事智慧與工程技藝,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當時人們對城鎮安全的高度重視。
城牆的基石選用的是巨大而厚重的石塊,這些石塊大多采自附近的山脈。在開採過程中,石匠們憑藉著簡單而有效的工具,如鐵鑿和鐵錘,精心雕琢出合適的形狀。這些基石平均長度可達5 - 8米,寬度約為3 - 5米,厚度也在2 - 3米之間。為了將基石穩固地安置在地下,工人們需要挖掘深深的地基坑,深度可能達到5 - 10米。基石放入地基坑後,周圍會用小石塊和泥土混合填充,夯實,確保基石與大地緊密相連,為整座城牆奠定堅實的基礎。
城牆主體部分的石塊砌法十分講究。石塊之間採用了類似“幹砌”的方法,但並非簡單的堆砌。工匠們會將每塊石塊的表面進行精細打磨,使它們的接觸面儘可能平整,以保證牆體的穩定性。石塊的大小雖有差異,但整體上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從城牆底部往上,石塊的尺寸逐漸變小。底部的石塊較大,平均重量可達數噸,隨著高度上升,石塊重量逐漸減輕,但即使是頂部的石塊,其重量也在幾百公斤以上。這種重量的遞減有助於分散城牆的壓力,防止城牆因上部過重而倒塌。
城牆的高度在15 - 20米之間,這個高度使得攻城者面臨巨大的挑戰。城牆上的走道設計非常注重實用性。走道邊緣設有低矮的城垛,城垛的高度大約為1 - 1.5米。城垛的形狀並非簡單的方形,而是略帶弧度,這種設計既可以為士兵提供更好的掩護,又能讓他們在射擊或觀察時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城垛之間的間隔約為1 - 2米,方便士兵在其間靈活移動並進行防禦操作。
城牆上的瞭望塔是防禦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瞭望塔的基礎部分深入城牆內部,與城牆的石塊相互交錯連線,形成一個整體結構。瞭望塔的塔身從底部到頂部逐漸收縮,這種錐形結構能夠有效地分散風力和外部攻擊的力量。塔的底部直徑可達10 - 12米,內部空間寬敞,可容納數名士兵同時在裡面活動。瞭望塔的牆壁由兩層石塊構成,外層石塊緊密排列,內層石塊則起到加固的作用。兩層石塊之間可能會填充一些小石塊或泥土,以增加牆壁的穩定性。
瞭望塔的箭窗數量眾多且分佈均勻。除了之前提到的梯形箭窗,還有一些狹長的水平箭窗。這些水平箭窗主要用於士兵在瞭望塔內進行水平方向的射擊,它們的長度可達1 - 2米,高度約為20 - 30厘米。箭窗的內部設定有木製的射擊平臺,士兵可以將武器架在平臺上進行射擊。平臺的高度可以根據士兵的身高和武器的型別進行調整,一般距離地面約為1 - 1.5米。
瞭望塔的頂部是一個露天的平臺,平臺的邊緣設有欄杆。欄杆的高度約為1米左右,由堅固的木材製成,表面可能會包裹一層鐵皮以增加其堅固性。平臺上放置著各種訊號裝置,如旗幟、訊號燈等。旗幟的材質多為堅韌的布料,顏色鮮豔且易於識別。訊號燈則是一種特殊的燈具,可能使用動物油脂作為燃料,在夜晚透過不同的燈光訊號傳遞資訊。
除了瞭望塔,城牆上的投石機發射臺是一種極具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