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清看著蕭逸塵為了此事日夜操勞,眉頭時常緊蹙,仿若兩道深壑橫亙於光潔額頭,眼底的疲憊之色一日濃過一日,原本靈動水潤的眼眸如今佈滿血絲,神色間滿是憔悴與凝重。那挺直如松的脊背,也似被無形重擔壓彎了幾分,舉手投足盡顯疲態。林婉清瞧在眼裡,疼惜不已,仿若有細密尖針深深刺入心房,痛意蔓延至全身。她深知這場危機猶如懸在頭頂的利刃,寒光閃爍,稍有不慎便會落下,將大周朝的安寧繁華斬得粉碎,山河破碎、百姓流離、餓殍遍野的悽慘景象仿若就在眼前。

思及此,林婉清決心憑藉自己獨特的優勢,暗中助力,為夫君分擔一二。她平日裡待人親和友善,心懷悲憫,仿若春日暖陽,溫暖著每一個遇見之人。常深入民間體察疾苦,那泥濘小道、破舊茅屋、市井陋巷,都留下過她的足跡。她親見百姓為賦稅發愁,為溫飽奔波,為病痛煎熬,故而結識了不少江湖豪傑與三教九流之人。這些人或豪爽仗義,或狡黠機靈,或身懷絕技,在民間悄然織就了一張龐大且隱秘的人脈網。

這些江湖朋友,有行走江湖賣藝為生的武夫,刀槍棍棒耍得虎虎生風,於各地集市穿梭往來,訊息靈通無比;有經營客棧酒館的店家,南來北往的客商皆匯聚於此,在推杯換盞、談天說地間,便能探知諸多隱秘;還有那神秘莫測的鏢師,押鏢途中歷經山川湖海、城鎮鄉村,眼線遍佈要道關卡。更有那機靈聰慧的小乞丐,看似邋遢不起眼,實則機靈過人,於街頭巷尾亂竄,什麼小道訊息都逃不過他們的耳朵。這一張張人脈拼圖,組合成了林婉清手中強大的情報利器,猶如隱匿在暗處的觸角,能探知許多常人難以觸及的情報。

當下,林婉清迅速啟用這些人脈,將目光堅定地投向了敵國。她先是修書數封,交由最為信任的幾位江湖摯友,那信紙綿軟,字跡娟秀卻透著不容置疑的決然。信中言辭懇切,詳述利害,懇請他們施展渾身解數,打通與敵國相關人士的聯絡渠道。幾位江湖朋友接信後,馬不停蹄,憑藉多年行走江湖積攢的人脈與膽識,或喬裝改扮,或巧言遊說,歷經波折,終於透過敵國邊境的走私商人、流浪藝人等關鍵人物,輾轉牽線,讓林婉清順利與敵國的一些貴族和商人搭上線。

這些敵國的貴族和商人,長期飽受國君苛政之苦,仿若被囚於黑暗牢籠,內心積壓著諸多不滿,猶如蓄勢待發的火藥桶,只需一絲火星,便能轟然炸裂。原來,敵國近年來國君好大喜功,妄圖透過對外征伐彰顯武功,震懾四方,以滿足自己膨脹的野心與虛榮。為籌措那數額龐大的軍費,對內橫徵暴斂,稅收層層加碼,各種名目的賦稅如雪花般紛紛砸向百姓。百姓苦不堪言,田間勞作一年所得,交完稅賦後所剩無幾,家中老幼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怨聲載道,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許多貴族世代積累的財富被肆意搜刮,珍貴的珠寶玉器、田產莊園被強行徵用,封地經濟凋敝,商鋪倒閉,佃戶逃亡,往昔繁華不再。曾經引以為傲的貴族特權慘遭剝奪,連參與朝政議事的資格都被大幅削減,只能眼睜睜看著國君獨斷專行,自己的諫言如泥牛入海,利益受損嚴重,卻敢怒不敢言,滿腔憤懣只能深埋心底。

林婉清敏銳洞察到這是一個絕佳的契機,仿若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覓得一絲曙光,當下與這些人秘密通訊。她鋪紙研磨,筆觸輕落,字裡行間滿是誠懇與智慧,以女性獨有的細膩心思和溫婉筆觸,剖析局勢,曉以利害。她詳述大周朝的實力與決心,點明敵國若執意開戰,必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又提及百姓苦難、貴族困境,句句戳心,引發共鳴,商討如何巧妙從內部瓦解敵國那咄咄逼人的進攻意圖,直戳要害。

一番精心謀劃後,他們敲定了詳細計劃。由敵國內部這些心懷怨憤之人率先行動,在市井街巷、茶樓酒肆等人群密集之地散佈謠言。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