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來信(第1/2頁)
章節報錯
譚清竹每天都會早早地起床,然後前往鎮上的集市去擺攤賣包子。她的手藝非常好,做出的包子皮薄餡大、味道鮮美,讓人回味無窮。隨著時間的推移,譚清竹不斷地改進和創新自己的包子製作方法,嘗試了各種不同的餡料搭配和烹飪技巧,使得她做出來的包子口感越來越好,花樣也越來越多。這些努力不僅讓她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還贏得了更多顧客的喜愛和讚譽。
只是每天結束營業時,她總會不自覺地想起石柏川。過去,每當她準備收攤時,石柏川總會出現在她身邊,幫助她收拾攤位,然後一起回家。然而,自從石柏川因事離開後,已經過去了半年,至今仍未有他的任何新訊息傳來。這讓她感到無比失落和擔憂,不知道他是否一切安好。
在古代的時候,通訊手段和交通方式相對落後,人們之間的聯絡往往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一旦分別,就有可能面臨長時間甚至永久無法再見的局面。這使得人們對離別有著更深的感觸和思考。譚清竹常常會想到這個問題,尤其是當她與石柏川分別之後。他們身處不同的地方,生活環境和經歷也各不相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之間的距離似乎越來越遠,讓譚清竹不禁擔心起彼此是否還能保持當初的感情。有時候,譚清竹會默默地問自己:“是不是石柏川已經忘記我了?”這種擔憂並非無端猜測,而是基於現實情況的考量。然而,儘管有這樣的疑慮,譚清竹仍然堅信著愛情的力量。她相信即使相隔甚遠,只要心中有愛,就能跨越時空的障礙。同時,她也期待著能夠再次見到石柏川,驗證這段感情是否經得起考驗。
只不過除了譚清竹自己之外,總會有一些聽了隻言片語的人打著關心的旗號前來詢問譚清竹:“是不是石柏川不會再回來了?”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好奇和八卦的神情,彷彿希望從她口中得到一些關於他離開的原因或者未來的可能性。然而,這些人的詢問往往讓譚清竹感到煩躁和無奈。
譚清竹決定不再理會這些流言蜚語,她要靠自己的努力等待石柏川歸來。於是,她更加用心地經營著家中的田地,每天早出晚歸。雖然辛苦,但她心中充滿了希望。在辛勤勞作的同時,譚清竹也不忘關注外界的訊息。她四處打聽有關石柏川的線索,希望能早日得到他的訊息。
終於有一天,村裡來了一位陌生人,他帶來了石柏川的書信。譚清竹激動得熱淚盈眶,她迫不及待地開啟信封,閱讀著石柏川的字字句句。信中,石柏川表達了對譚清竹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憧憬。他告訴譚清竹,自己在外面一切安好,正在努力打拼,希望能給她一個更好的生活。
譚清竹的心情瞬間明朗起來,她知道,自己的堅持和信任沒有白費。她將信小心翼翼地收好,然後繼續投入到田地裡的工作中。她知道,石柏川很快就會回來,而她要做的,就是讓這個家變得更加美好。
那封來自神秘人的信,猶如一道曙光,照亮了譚清竹的生活。它不僅給他帶來了新的希望,更讓他重新找回了失去已久的自信。當他再次踏入那個熟悉的包子鋪時,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平靜和安寧。
他一邊熟練地揉麵、擀皮,一邊暗自思考著如何將這個小小的包子鋪開得更大、更強。或許可以嘗試一些新口味?或者增加一些特色小吃來吸引更多顧客?這些念頭在他腦海中不斷閃現,彷彿預示著未來的美好前景。
隨著時間的推移,譚清竹對包子鋪的經營越發得心應手。他不斷推陳出新,推出各種新穎美味的包子品種,如蝦仁三鮮包、牛肉大蔥包等,受到了廣大食客的熱烈歡迎。同時,他還注重店鋪的環境和服務質量,努力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就餐氛圍。
漸漸地,包子鋪的生意越來越好,名聲也越來越響亮。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顧客前來品嚐美味的包子,店裡時常座無虛席。而譚清竹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