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 集 李向問師父(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那寧靜而古樸的山腳下,住著一位名叫李向問的老者,雖已白髮蒼蒼,歲月的痕跡爬滿了臉龐,但他雙目炯炯有神,身子骨依舊健碩硬朗。李向問自幼便對武術有著一種痴迷的熱愛,這種熱愛如同燎原之火,在他的生命裡熊熊燃燒,從未熄滅。
一日,他漫步于山間小徑,偶然間目睹了兩隻羚羊用角相互頂著打架的場景。那靈動而充滿力量的動作瞬間吸引了他的目光,彷彿一道光射進了他的武術世界。他靜靜地佇立在一旁,全神貫注地觀察著羚羊的每一個姿態、每一次發力、每一個移動的細節,直至兩隻羚羊悠然離去,他才緩緩回過神來,而那畫面卻已深深烙印在他的腦海之中。
從那以後,山間常常出現他模仿羚羊動作的身影。晨曦微露時,他伴著第一縷陽光開始習練;烈日當空時,他汗流浹背卻不曾停歇;夕陽西下時,他的身影在餘暉中舞動。他反覆揣摩著羚羊的頂撞、騰躍、轉身,將這些自然而野性的動作,一點點融入自己的武術招式之中。
但李向問的探索並未就此止步。他的目光投向了山林間更多動物的爭鬥。他看到猛虎捕食時的迅猛撲擊、靈猴嬉戲時的靈動敏捷、蟒蛇纏繞時的柔韌絞殺……每一次觀察,他都如同一塊乾涸的海綿,拼命汲取著其中的精髓,將這些動物的獨特本領化作武術的靈感源泉,融入到他不斷摸索的拳法體系裡。
寒來暑往,歲月匆匆流逝,李向問在無數次的鑽研與實踐中,終於將這些零散的靈感匯聚成了一套完整的拳法——李家拳。這套拳法剛柔並濟,既有羚羊的靈動與力量,又蘊含著其他動物的特性,一招一式皆充滿了自然的神韻與智慧。
為了讓這門拳法得以傳承下去,李向問又憑藉著自己多年的武學心得和對李家拳的深刻理解,譜寫了李家拳拳譜。那一本本拳譜上的文字和圖譜,不僅僅是一個個武術動作的記錄,更是他一生心血的凝結,承載著他對武術的執著追求和對傳承的殷切期望,等待著後來者開啟這扇武學的大門,將李家拳的名號在江湖中打響,讓這份獨特的武術文化發揚光大,生生不息。
在那座充滿歲月痕跡的山腳下的一片荒蕪之地,這是李向問師父傳授武功的曾經的武場,這是他曾經辛勤經營多年的練武之地,他彷彿又看到了眼前被他視若珍寶的八個徒弟。李一劍,這個面容堅毅而又透著幾分青澀的孤兒,在師兄弟中排行第四,卻因其天賦與品性,深得李向問的喜愛。
李向問師父已經把畢生所學武功和李家拳的拳譜,都傳於一劍。
他對李一劍的眼神慈愛,目光中飽含著信任與期待,彷彿已看到了李家拳在李一劍手中發揚光大的未來。
師父轉身面向其他徒弟,目光一一掃過他們的臉龐:“如果你們以後走了,就前往全國各地傳授我李家武功,將咱們的武學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領略到武術的魅力與精髓。”徒弟們聽聞此言,皆點頭應允,他們深知師父的決定有著更深的用意。
“日後若有要事,你們便找一劍商議解決,他的決定,便是為師的意思。”李向問的話語在武館中迴盪,擲地有聲。這意味著李一劍從此肩負起了重大的責任,他將代表李向問,引領著師兄弟們在武術傳承的道路上前行。
各個徒弟紛紛上前,單膝跪地,雙手抱拳,齊聲說道:“徒兒謹遵師父教誨!”他們心中明白,這是師父對他們的期望,也是對李家拳傳承的一份深沉寄託。
待徒弟們起身,李向問再次看向李一劍,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劍,這李家拳的傳承從今往後就靠你了。你要記住,傳授武功不僅是傳授技藝,更是傳承一種精神,一種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武術精神。”
李一劍眼神堅定,迎著師父的目光,鄭重地點了點頭:“師父放心,徒兒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師父所託,讓李家